卓王孙陶铸之所名称考略
凡丁
民国《邛崃县志》疆土志载:“(宁)缃案:(邛崃)县治即秦时蜀守张若城临邛城故地也。临邛者,南临邛崍大山也。此(当)时郡县未定,临邛疆土奄有(包括)今崇(庆)、新(津)、灌(县)、及大邑之地,与汉晋临邛县殊。”
又议曰:“邛者山名也,水名也,部名也,从邑工声,邛(原)是卬字,崃当作来,与崌崃异,与邛亦异,两字皆误于元人,明与清沿误。”
并说:“此地秦名临邛,临邛不得谓之邛,亦犹临海不得谓之海,临洮不得谓之洮,临川不得谓之川。”
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载:“邛来山自邛过莋(古代民族名,分布在今汉源县一带),北来之山,至临邛之南五里而尽。地名土地坡者,即是邛崃山之山麓。……凡地志所称天台、相台、马崖、孤石、七盘、罗绳诸山,皆是蒙山脉络。又旧志所称古城、铜官、五面、文笔、岢幕、噫棘、渠亭诸山,皆是蔡山脉络。至五面山有铁炉沟,古城山有铁祖祠。”
同篇:“从流溯源,其水路皆秦孝文王时李冰为蜀守所开导。冰又识齐水脉,盐泉伏利,皆冰所发。”
根据以上记载和民国《邛崃县志》修志局局长兼总编宁缃考证:今称的邛崃,古称卬(音昂)来,“两字皆误于元人,明与清沿误”至今。而地名土地坡者,即古时卬来山——今称邛崃山之山麓。此从北而来的邛崃山,至临邛之南五里便尽了!
细推之,今称的土地坡,包括杜山、汪山和胡山,此三山因清代起,各因著姓杜、汪、胡姓人而名,山顶即土陶村,山脚即十方村。
土地坡一带的山,在先秦时期称为“岷山脚下”,因为火井江、䢺江、都江堰发源地同属岷山。秦始皇灭赵迁徙卓王孙先祖于蜀时,谎称“岷山脚下”的临邛盛产一种叫“蹲鸱(有人释为芋头)”的植物,若遇荒年可以充饥。其实是奔着临邛地方盛产煤、铁、铜矿资源而来的。
到西汉文帝时,汉文帝将这一带的铜矿赐与邓通“令自铸铜钱。”于是在原先宽泛的岷山之中,有了一处叫“铜官山”的地名,又于是临邛之南五里便尽了的“岷山脚下”地方,便改称为“铜官山”了。
当邓通、卓王孙达成:邓通以“岁取千匹绢”的代价,将汉文帝特许铸造五铢钱的专利权属转让卓王孙,并以邓通的名义发行于天下的协议后,卓王孙便将铜官山脚的一片土地买下,既用于制作生产陶器,又进行金属冶炼铸造钱币和铁器的场所。
为此,司马迁在《史记》中特别将此地命名为“铜官山麓”和“陶铸之所”。其范围后来扩展到“基方十里”,涵盖原先的整个城关镇范围。
因为卓王孙首先在“铜官山麓”生产陶器,才有后来南北朝至宋代的邛窑兴盛期。规模最大时的邛窑,窑包除密集于今南河两岸至钱江凤凰城和南河河道(南河故道原在土地坡下)中外,还散布到原东街像馆(今棉花街口),以及南街中段市委旁的里仁街口。此外,白鹤大鱼村、西河尖山子、固释瓦窑山,连同产有白瓷的大邑,以及蒲江、眉山、乐山等窑口,都泛称为邛窑系。
明代至现代,先后有临济官庄窑、白鹤窑、黄鹤村张家窑、廖家窑、土陶村金家窑、邛崃工艺土陶厂等,邛窑自从西汉落地生根以来便生生不息。
另外,支持“邛窑起源于汉代说”的,还有成都考古研究院新近对邛崃泉水镇樊哙村“皇坟”汉墓群考古发掘时,因发掘到西汉晚期至东汉的三处窑址,考古现场负责人龚扬民认为:“邛窑的源头或许与此有关。”
也就是说邛窑的“创烧”时期可上推至西汉!
如今的“瓮亭公园”和城关粮站西仓库,即西汉“卓王孙宅”处。唐代时,“卓王孙宅处”被改作饯别宴会的场所——水亭,有唐代青城县旅居临邛的诗人唐逑《邛州水亭夜宴送顾非雄之官》诗证:
寂寞邛城夜,寒塘对庾楼。蜀关蝉已噪,秦树叶应秋。
道路过天远,笙歌到晚愁。不堪分袂后,残月正如钩。
同时,唐人又在“司马长卿宅”处筑司马琴台,连同当年“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处成为“文君井园林”沿袭自今,供历代文人过寻凭吊。有唐代著名诗人卢照麟《相如琴台》诗证:
闻有雍容地,千年无四邻,园院风烟古,池台松槚春。
云疑作赋客,月似听琴人。寂寂莺啼处,空伤游子神。
明初疏浚“水亭”池塘时,因掘得“脚有籀文”的“卓氏钱瓮”两个,于是在原处建“瓮亭”,清康熙时,郡守戚延裔将“瓮亭”改名“大公亭”,并说:“是亭,昔以瓮名,问所从来,盖得古瓮于卓氏宅,移置于斯,遂以名亭。”
另一方面,卓王孙曾经铸造钱币和铁器的铜官山麓,从汉代时起,便留下诸多遗名遗迹,如:金牛、铁牛、金银坎、金牛坎、金牛庵、铁祖祠、熔炉遗迹、冶炼铜铁的残渣、出土铜器、佛教窖藏,甚至在天庆街原茶厂处,还出土过汉代的钱范(由尚崇伟先生收藏)等。
其中祭祀蜀王、川王、蛮王的金牛庵,和祭祀卓王孙的铁祖祠,有史可查的年代见于晋常璩《华阳国志》之记载,其始建年代可上推至东汉。
金牛庵原本因“金牛”而建。又传说金牛幻化成牛犊到山边吃竹叶后到一池中饮水,晋代时方建竹叶寺,后毁于明末张献忠之乱。(见清康熙《邛州志》山川“金牛池”条:“州治南六里,铜官山麓,相传昔有一人见一牛饮于池,其色如金,故名。”)
另外,铜官山麓的“桂花井”形制如文君井,疑为西汉时期即有。
宋代时,宋人根据卓王孙在“铜官山麓”的“陶、铸生产”需要大量人工,据《史记》记载,卓王孙和另一冶铁大户程郑家中,便分别有僮仆八百至一千。由于工商业发展的结果,古“铜官山麓”人口集中,因从事工商业的人口超过从事农业的人口,宋代人便将“铜官山麓”认知为没有设城墙的古城,从此,“铜官山”便改称为“古城山”了。
元代时,邛窑因战乱窑工分散各地,明代人在宋代的窑包上建起一座佛教寺院,名曰十方堂。此后,“铜官山麓”或“陶铸之所”被统一称为“十方堂”。民国《邛崃县志》载:“十方堂,佛庙也,在南河崖岸,夷上洒下,水泻沙崩,多出窑器。”
注:十方堂,即什邡堂,什,同十,邡,同方,古寺庙名。庙址在今邛窑遗址保护区,建在宋代地层的窑包上。清康熙《邛州志》载:“什邡堂始建于明。”
按:“十方堂”的命名,应与此地历史上因位于陆上和水上丝绸之路邛崃段起点,交通四通八达有关。同时,“十方”又为佛教用语,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
又故:原南河乡名:大通乡,街名:大通街。
明初,朱元璋将称帝的明昇父子灭亡于公孙述城后,又将“公孙述城夷为平地。”于是将县城迁于“基方十里”的西汉“卓王孙宅”处,形成现代临邛城市的格局。
清代时,因“古城山”原本为“从北而来的邛崃山,至临邛之南五里便尽了”的地方,便认知为邛崃山脉中的崃岭,并成为清代“临邛八景”之一的“崃岭朝云”处所。
同时,州治南十里的邛崃山,因“五面如旗排拱于州”,故称为五面山,讹传为五绵山。
民国时期因相传:三国时孔明与“蛮王”相商“欲借一箭之地。”而孔明射箭之处即“铁牛”之背。并暗中差遣土地神将箭插到康定“打箭垆”山上,
之后,孔明给土地神修了“一(支)箭(杆)之高”的土地庙于“崃岭朝云”处的山坡上。从此,“崃岭朝云”处又叫土地坡。
邛崃陆上和水上丝绸之路的衰退
1931年“成雅公路”通车,1952年康藏公路通车,1958年起,卧龙至夹关的卧夹路、邛崃至高何的邛高路也相继通车,其时板板车、架架车大量增加,山区物资运输逐渐由水路转为陆路。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四川省气车运输公司(客运)和56队(货运)入驻邛崃,六十年代初辽宁车队支援四川三线建设也到邛崃,六十年代后昌都气车运输公司64队又落户邛崃,接着又成立邛崃车队,加快促进了全县乃至全省的公路建设和汽车运输业发展,还拓开了省内外的货运业务。
加上五十年代以后,邛崃兴修水利、整治河道,特别是白鹤环山子的石河堰水利工程开通后水源骤减,南河逐渐不再适合航船,1974年木船社卖掉木船兴办玻璃厂,1979年仅有的航运队(大木船11只,水泥船3只,机动船4只,总载运量约400吨)全部撤到乐山营运。至此,先秦时期由李冰通正的南河至长江下游的南河段,完成了它长达两千二百多年的运航使命。
与此同时,昔日繁忙的“蜀身毒(印度)道”和“上通西藏,下达北京(指古都西安)”的丝绸古道,有的路段被改、扩建为现代公路,有的路段被湮没于崇山峻岭之中。
但是,无论如何,古临邛城既是南方陆上丝绸之路首城,也是南方水上丝绸之路首城,亦是陶铸之城,其历史地位和影响无法撼动和否认!!!
2018/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