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个角度写广告
顾客认不认,销售用不用,对手恨不恨
二、聚焦主业,二亿美元的教训。
吴晓波:2008年,你回来以后,通过什么样的调整让公司重新起来?
江南春:我只做了一件事——聚焦主业,我把所有收进来的东西全清了,收购总共花了四亿美金,最后两亿美金卖出去。
我的风格就是我错了,我就全部不要了。第一就回归主业,回到价值创造上,回到我最擅长的。第二我能给客户提供什么价值。
我顺着这个角度去做,盯着主业不断深挖,挖出它的价值。
三、专注长板
吴晓波:跨界的公司有很多,滴滴都做外卖了,为什么你不做外卖?
江南春:我的扩张是往海外扩张,我终身的事业就是做好全球最大的电梯及电影媒体集团,电影广告媒体集团,这是定位,我特别相信定位。
我们是垂直聚焦型公司,在全球范围之内把电梯媒体做到,现在我们进军的新加坡、韩国、印尼。我把一种领域做深做透,不停地想各种各样的模式,探索的风险其实并不小。
吴晓波:你为什么一直没有换行,一直在广告这行里面?
江南春:因为我挺专注的,发展要看长板在哪,我的长板在于对广告、消费者心智的理解和消费者行动轨迹的理解比别人快。
四、定位与话术
吴晓波:你把我当商品,帮我分析一下,如果我要借助你分众的平台,怎么把我引爆?
江南春:首先对吴老师做很清晰的定位,只能用一句话说出吴老师的差异化,因为消费者只会记住一句话。
第二个方法寻找收获一千个商店,我们去研究促销人员用什么方法,用什么话术卖掉了吴老师的书,这往往是对的。
第三个方法是研究吴老师的粉丝,一个忠诚的客户向朋友推荐吴老师时,他用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五、封杀品类
做广告一定是有方法论,三个角度:顾客认不认,销售认不认,对手恨不恨,具体的句式就很好做了,比如市场老大的写法一定是封杀品类;烤鸭子去全聚德,果冻吃喜之郎,要租车上神州,装修就找土巴兔。吴小波老师就代表知识经济。老二就是去挑战老大,找老大麻烦(上天猫就够了)进攻性的,同样低价买一真的,买卖一赞的,买一快的,去挑战,找出特性,独有价值;老三呢垂直聚焦,唯品会。更专注;老四就做社交团购了,叫拼多多。
六、投资风向
吴晓波:分众过去几年,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效果最好的是谁呢?
江南春:各类都有,所以最近投资界有一篇文章说:过去五年,想知道谁是独角兽,就看一下分众;想知道谁会成为独角兽,也去看一下分众。
七、逻辑、组合与创意
创意创造生命,想象力创造利润
吴晓波:你现在分析问题的逻辑框架和年轻的时候有进化和迭代吗?
江南春:我现在比较逻辑化,以前是比较跳跃化,这两个都有需要。在守城时需要逻辑化,在开创型时需要跳跃一点。
我的缺点是不太容易把两个开创性的东西结合。商业模式是不同的商业元素进行直接的跨界组合,但是PPT写多了之后,逻辑越来越流畅,坏处是跨界组合越来越少。
吴晓波:如果你回到当年的年轻的时候,你会想到今天这样的状况吗?
江南春:当然是不能想象的。我曾作为一个具有诗性的社长,站在台上唾弃商业,我们当时特别不喜欢女生们被商业的气氛所染,忘记了对诗人的感觉。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事情,我们都没有错过。青春期的时候做了青春期该做的事情。成熟之后,现实很骨感,在现实做了一件开创的事情。
但是写诗歌本身就是词语的创造,兴趣的创造,我其实也做了很多商业的创造,它是一些不同的词语之间的跨界组合,我做了不同的商业元素的组合。
所以说创意创造生命,想象力创造利润,其实分众这种模式也好,它的原创模式,它跟写诗歌是有关系的。它就是一种不同元素之间的组合,就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自己的创意去开创的全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