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在南北朝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陆晓慧的人,他才华横溢,博闻强识,为人更是恭谨亲切。他曾在好几个王的手下当过长史,可以说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了,然而他却从来不把自己看得很高,前来拜见他的官员,不管官大官小,他都以礼相待,一点儿也不摆驾子。如果客人离开,他更会站起身亲自将对方送到门外。
有一个幕僚看到这种情景,很是难以理解,就对他说:“陆长史官居高位,不管对谁,哪怕对老百姓也是彬彬有礼,这样实在有失身份,更什么也得不到,长史何必这样麻烦呢?”陆晓慧听了不以为然地轻松一笑,说道:“欲先取之,必先与之。我想让所有的人都尊重我,那我就必须尊重所有的人。”
陆晓慧一生都奉行这个准则,所以得到非常多的人的尊重和支持,他的政绩也远远地超过别人。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人像的镜子。相信没有人会喜欢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如果认真去观察,会发现身边其实缺乏太多不讲礼貌的人,有时他们的言行真把人气出脑溢血:
地铁上相拥的情侣旁若无人地接吻,丝毫不顾及其他乘客的感受;
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给孕妇让座,对方觉得这是你应该的,连句谢谢都不赏赐;递过手机给朋友看某张照片,别人竟落落大方地把前后照片都阅览一遍;
到别人家里做客的人,不是一直低头玩手机,就是拿着遥控器持续换台。 ……
缺乏礼数的人,尽管有很多人日子尚且过得去,但是迟早要吃亏。
子曰:人无礼,无以立。
在现实社会中,你是否有礼仪,就反映了你是否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能否得到更好的发展。生活中,学习中,只要你注意好礼仪,你会收到别人的另眼相待的,你会收获不同的东西。
遵守理解,诚恳待人是几千来都备受国人推崇的传统美德,一个人的礼节与涵养,待人处事的方式,说白了都是阅历与知识所赋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