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753|评论: 17

南江高桥街道(旧名神潭溪)乡亲系列之——亦师亦医苗先生

[复制链接]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12-20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亦师亦医苗先生


“嘿,廖蛮子和苗先生在闹架呢。”
街上的人喜欢看热闹。不管哪里有人吵架、打架,顷刻间就能围拢来一大堆人,大人、小人、闲人。此时是70年的夏天,文革的疯狂时期已经过去,神潭溪街上比前两年冷清了不少。
“廖蛮子,你整天牢骚满腹,那个你都看不顺眼,那个在你眼里都是庸碌之辈,就你能干,我们都在靠你养活。你看你那个愤世嫉俗的样子,你,你是个什么东西啊,你!”
到底是被人称作“先生”的文化人,苗先生即便在盛怒之中也不忘记吵架的措辞。可能是怒火中烧口不择言吧,才在其中夹了一句“什么东西”的狠话。此时,众人看见涨红了脸的苗先生站在离自家门口不远的供销社门市部前怒视着被他称着“廖蛮子”的老婆。被他称作“廖蛮子”的老婆手里拿着一柄长长的竹制扫帚杆,同样怒气冲冲地站在自家门口与丈夫对峙着。
将妇女叫做“蛮子”在神潭溪并不是骂人的称谓,套在当下应该和“女汉子”相当。之所被街坊邻居和丈夫称着“蛮子”,不仅是因为她吃苦耐劳精力充沛、地里屋里一天到黑忙进忙出,还在于她泼辣的个性、风风火火的行事风格;当然,教育起两个年长的女儿来,随便从身旁抄起家伙来就能劈头盖脸一顿猛抽,对此人们也给了她另一个称呼:“铁匠”。
听见丈夫骂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她先是停了一下,——可能是在脑子里寻找能最大程度地刺痛丈夫的话,——然后反唇相讥道:“什么东西?你不晓得啊,什么东西。坏分子东西,右派分子东西!”
苗先生完全没有料到,“右派分子”这四个令他蒙羞多年的字眼居然从自己老婆的口中骂出来。他先是吃惊继而双手发抖,然后满脸涨红怒目园睁地盯着老婆。老婆并不怕丈夫,她知道要是动手,老公肯定不是她的对手,何况自结婚以来的二十来年中丈夫从来就没有对她动过手。看着丈夫表情痛苦,她似有悔意,觉得自己不该当众戳丈夫的痛处,于是目光流露出了歉意。
“右派分子东西,右派分子东西,”正当老婆准备转身进屋的时候,苗先生愤愤地压低声音从牙齿缝里迸出了一句话:“你家祖辈人都当不了右派分啊,啊,子东西!”因为太过生气,说话有些结巴。
其实,苗先生夫妇的感情是很好的,自从嫁到苗家,老婆很少跟丈夫怄气。即便这几年常常为生活的窘困烦恼,但她也多是拿女儿们出气。今天与丈夫杠上完全是因为丈夫给人开的处方又一次被公社卫生院禁止抓药了。对此她非常愤怒,便在丈夫跟前骂卫生院的不近人情。本以为丈夫会附和自己也抱怨几句好出出胸中的恶气,没想到丈夫居然朝自己吼了起来,于是便引发了这一场吵闹。
公社卫生院对苗先生的处方下禁令是常有的事,但这次他们来了一项更绝的:除非病人是在卫生院由值班医生开的处方,其它外面拿来的处方一律禁止抓药。这就意味着,之前由苗先生开出然后经别人誊写的处方也将不能在公社卫生院抓药了。不能抓药,就不能收取一毛钱的报酬,而全家七口人可都在眼巴巴的指望着这点微薄的收入好让肚子吃得更饱一些。心里憋屈,一肚子无名火没处发泄,却正好听见老婆在耳边骂人——虽然骂的是卫生院,于是点燃了丈夫的怒火。
苗先生叫苗树勋。街上的人把他叫做苗先生,主要的原因不是他曾经是个老师,而是他能给人把脉瞧病。神潭溪的老百姓普遍认为苗先生看病的技术比公社卫生院的医生要高且高很多。神潭百姓认可苗先生,除了一般常见病能药到病除外,还有就是用他开出的方子抓药的药费要比公社卫生院医生开的方子便宜几分甚至一角钱,这可是那个年代的老百姓最看重的。如果遇到疑难杂症,苗先生也能对症下药回春有术。
68年,街上严掌墨师的小女儿才三岁多,原本健康活泼,可不知为何一天早上起床后突然不能站立。多方求医不但没有好转甚至还被告知,可能是重症肌无力需要去成都华西医院治疗。两难之时,他们找到了苗先生。经过一番望闻问切,苗先生告诉严掌墨师夫妇,孩子肯定不是重症肌无力,而是小儿缺钙加之外感风寒时间一长导致运动神经末梢产生轻度麻痹所致。经过苗先生三个月中药治疗,小女儿不仅站了起来而且又能重新走路了。这在神潭溪街上可是一件大事。在一般人眼中,小孩无缘无故地突然不能站立一定是得了什么了不得的怪病,除非华佗再世还有谁能为之?可苗先生居然将其治好了,口耳相传后只要家里有了病人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找苗先生。渐渐地,去公社卫生院看病的人越来越少,这也就是卫生院向苗先生处方下禁令的直接原因。
苗树勋二十年代初出生在神潭溪苗家山。幼年丧父,后随母亲到神潭溪街道给一户乡绅帮长工。乡绅为人厚道,不仅安排房间让母子俩居住,而且还让苗树勋去街上的私塾读书。由于聪明好学且刻苦善思,少年时期的苗树勋就表现出了不同一般人的天分。很快,他的天资和勤奋就引起了当时神潭溪街上一位家境殷实且广受乡亲尊敬的人——刘伯泉的注意。
刘伯泉多才多艺、乐善好施。他不仅学识广博、精通川剧而且还是周围乡亲公认的“药到病除”的郎中。多年来刘伯泉一边义务管理川剧班子,一边为神潭溪和四邻八乡的乡亲治病,深得百姓尊崇。见少年苗树勋聪慧勤学,刘伯泉很是喜欢这个少年。他不仅将自己的藏书毫无保留地借给苗树勋阅读,还经常抽时间对其进行辅导。
苗树勋博闻强记,对母亲十分孝敬,而且干活不惜力气,所有这些都深得刘伯泉的赞誉。好多个夜晚,刘伯泉都会将苗树勋叫到自己的书斋,给他讲人生的大道理,希望他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两年后,刘伯泉被任命为射洪县县佐。为了让苗树勋学到一技之长,将来也好有个安身立命的基础,临行前刘伯泉将他推荐给了神潭溪一位有名的中医先生罗钦安。从此,苗树勋便开始跟着神潭溪这位家喻户晓的中医先生学习中医。多年后,当苗树勋的医道深得神潭溪和周围乡镇百姓的信赖时,他还常常与人提起刘伯泉,认为他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启蒙先生。
本以为可以安安静静的专心学医了,可谁成想一年后又遇上国民党抓壮丁。虽然藏身在古墓的石室中,但苗树勋最终没能逃脱被抓的命运。因为念过私塾而且还能看病,如果混得好说不定还能在国民党军队里有所作为。在国民党军队里干了几年炮兵,苗树勋由士兵升为排长。日本人投降后,蒋介石发动了内战,看清了国民党军队的种种腐败后,苗树勋越来越厌恶当兵,一天到晚都在盘算着如何逃回家去。终于在解放前两年,苗树勋逮住了一个机会脱离了的国民党军队回到了老家神潭溪。
土改时,政府给苗树勋母子俩分了房子,他们终于在街上有了属于自己的安身之地。在母亲的催促下,快三十岁的苗树勋结了婚,这个年龄在当时简直就是“齐天大圣(剩)”了。为了养家糊口,苗树勋在自己堂屋里设置诊桌,一个脉枕一支毛笔开始为人瞧病,生活倒也安然闲适。虽然上门找他看病的人多,收入足以让一家人衣食无忧,但苗树勋总觉得替人瞧病并不是自己的最爱,到底爱什么,自己一时也说不清楚。
解放初期,政府为了推动教育事业,决定拆除神潭溪八台山脚下古水井旁边的“万寿宫”,用拆下的材料维修和扩建神潭溪街道的小学。“万寿宫”里有两根高约十五米直径一米重约四吨的木柱头,如何将其完整安全地拆下并运到学校去,让工程的组织者颇为头疼。苗树勋知道此事后,丢下看病的活计到工程现场查看。一番审视后,他主动向工程组织者之一的街道主任周开武请缨。开始,周主任对苗树勋的请求就只当是年轻人的一时冲动。但当苗树勋自述自己在军队曾经干过炮兵,熟悉大型物件的搬运要领时,便同意他带领几十个壮劳力来完成此项工程。经过几天努力,两根硕大的柱头终于矗立在小学大楼的两则,成为了小学校的脊梁。
学校扩建后,就得招聘更多的老师。当时的校长饶继碧知道苗树勋读过私塾有比较好的语文功底,准备聘请他做小学语文教师。开始饶校长有些犹豫,怕苗树勋会更喜欢做一名医生。谁知道当饶校长对苗树勋说明了意思后,苗树勋居然二话没说就跟着饶校长做了老师,这时他才如梦方醒,原来自己心里一直喜欢的却是教书育人啊。
因为不是科班出身,苗树勋常常被一些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老师看轻。可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统考成绩让好多看不起苗树勋的人心里有些发酸;这还不算,不久后他还居然还成了县里点名索要的骨干老师被借调到赤溪小学,这真的有些让人羡慕嫉妒恨了。
虽然饶继碧校长很不愿意苗树勋被借调,但碍于领导情面同时考虑到相互支援也是属于自己分内之事,最终只好不情愿的放了人。但那以后,饶校长几乎一有机会就到县文教局唠叨自己小学人才的匮乏,终于在56年把苗树勋要回了神潭小学。因为被领导重视,也因为刻苦努力发奋自学其业务能力广受赞誉,还因为能把脉瞧病,所以正值血气方刚年龄的苗树勋有些飘飘然,说话有点把握不住分寸,这自然在有意无意间得罪了一些人。57年反右时就有人向上级反映要把他定为右派,因为饶继碧的反对而没能如愿。58年初,饶继碧自己被划成了右派,苗树勋自然不能幸免。更严重的是苗树勋不仅被划为右派,同时还将他和一家老小全部下放到八台山梁边上的高桥公社(58年神潭乡更名为高桥公社)八大队一队当农民。
从天堂一下子跌落到地域,好多人都在担心苗树勋的心理承受能力。可毕竟从小就遍尝了人间苦楚也深谙世事炎凉,苗树勋并没有太多忧伤。虽然做农活并不十分在行,但老婆却是务农的一把好手。只要一家人平安和睦,总不至于饿死人的,苗树勋自我宽慰,——他甚至还把人民日报社的“撒尿右派”拿来自嘲。
所谓“撒尿右派”说的是58年反右,每个单位都要硬性摊派右派名额的极端个例。《人民日报》属下有一个10人编辑部正在召开完成一个右派指标的会议。因为这个新成立的编辑部除了主任之外,其他人都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从他们身上完全找不出任何问题,而主任本人不仅根红苗正,还是个老革命。会议从下午2点一直开到晚上7点仍未结束,好多人又饿又内急,但只有憋住不敢离开会场半步。此时一位进编辑部还不到三个月的见习编辑,小便憋得太久实在难忍只得向主任示意,同意后匆匆奔向厕所。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几分钟后回来已被划为右派。
虽然头上戴着右派的帽子,但生产队的社员对苗树勋并未另眼相看。上坡挖地下田薅秧,担粪施肥间苗除草;虽不能耕田耙地但能天天上工,谁谁有了病痛主动为之把脉开出一个基本上都能药到病除的方子,所以苗树勋很受社员欢迎。特别是在歇气时给社员们讲些有趣且有哲理的笑话,能让劳累的人们轻松愉悦消除疲劳,这更受到社员们的尊重。这种欢迎和尊重不仅使他在文革中免于批判斗争之祸,更没有遭受皮肉之苦,而且人们对他的称呼也由苗树勋变成了苗先生。
除了知识广博谈吐儒雅,苗先生处理邻里纠纷也常常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智慧。六七十年代,神潭溪居民做饭都烧柴。苗先生一家是58年下放到高桥八大队的,生产队只分给了他家自留地却没有分给自留柴山。于是,他家做饭煮猪食的柴火大多是收割后的玉米秸秆、麦秆和妻子女儿们去三星寨或者苗家山捡的柴。在经历大炼钢铁、开荒造田等几次大规模滥砍滥发后,神潭溪周围的大山多半区域都是光秃秃的,剩下的活像赖利头一样斑斑块块的树林不是私人自留山就是生产队严加看管的林地。所以,那些年上山捡柴也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说它艰辛,是因为捡柴不是你肯花力气肯吃苦就能做到的,而必须想些别的邪门歪道,其中之一就是一早一晚去生产队保留的山林或农民自留山偷。
一个当场天的上午,苗先生在自家堂屋为人把脉诊病——那段时间是公社卫生院管理的宽松期——苗先生的处方不受限制。那天上门找他看病的人差不多把他家那不大的堂屋都坐满了。正当苗先生专心致志为人把脉的当口,突然听到门外有人大声吵闹。随着吵闹的声音由远及近,众人这才听得真切,吵闹的内容和苗先生家有关。
“苗先生,你是有文化的人,你屋里(老婆)今天一大早就跑到我自留山去偷青杠树。狗日的脚板就像搽了油那么溜得快,我撵了几面坡都没有撵上。跑得快是不是,我看的真真切切,就是你家廖会芳。跑,我看你跑,我……”
“这不是老张吗,快,快进屋。来,来,二女子,快去给你张伯子买两碗面回来。”
被苗先生热情招呼为老张的人是街对岸苗家山的农民。家里有一片青杠林自留山。因为青杠树一般长不大且火劲足,所有常常被人砍去烧柴。苗先生热情招呼的同时嘴里不停地道歉,此情之下老张自然也不好再大声武气的吼叫,吵闹的声音明显小了不少。一些循声正在围拢过来看热闹的人多少有些遗憾,——看热闹不怕事大!
苗先生一手扶住老张的肩膀,一手引路将其迎到家中,此时二女儿一手一碗面条也刚好端了回来。国营食堂就在苗先生隔壁,那里一角二分钱一碗的臊子面是全神潭溪那二年出了名的美味。苗先生从女儿手中接过两碗面条,热情地邀请老张到里屋享用,此时嘴里还在不停的道歉。那几年,人们普遍吃不饱饭,别说是两碗肉臊子面,就是一个肉饼子对长时间没尝到肉味的人也是极大诱惑。有人看的真切,在老张吃完面的时候,苗先生又从衣服包里摸出了一元钱递给了老张。面对苗先生如此举动,老张本能地拒绝,半推半就后最终还是收下了。原本看似一场不可避免的纠纷,最后却被苗先生的真诚化解,令在场的人赞叹不已。那以后,两家人居然成了常来常往的朋友,这也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可是,被人赞叹,受人尊重是当不了饭吃的。那几年因为公社卫生院不定期的禁令而让一家人吃不饱饭的窘境真真切切地让苗先生备受煎熬。上有七十多岁的老母,下有三女两儿,虽然夫妻俩和两个大的女儿无论雨雪霜雹、酷暑雷电天天都上工下地,但从生产队分到的粮食却根本不能满足一家八口的一日两餐,注意不是三餐!如果公社卫生院没有专门针对苗先生的禁令,给人看病还能每个方子收取一角钱的利是,一个月下来也有5元8元的进账,在街上买些酸菜萝卜包谷红苕与分配的粮食混煮一锅,就不至于忍受那刻骨铭心的饥饿之感,——虽然常常胃酸倒流排泄阻滞。可卫生院的禁令,——且主要是针对苗先生的禁令时断时续的付诸实施,这就让一家人肚子的饥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禁令的宽松期。对此苗先生很是自责,空有一肚子知识却不能换取食物喂饱老母妻儿;不仅如此,自己头上这顶因“莫须有”的罪名换来的右派帽子,更是让一家人特别是儿女们在人面前低人一等!心,肯定痛;泪,也会在无人处或半夜里流,但回想起亲爹早忘亲娘带着年幼的自己惜别苗家山祖屋来到街上帮工的情景、读私塾没钱买纸笔只能用石头树枝在沙滩石板泥地上练字的情景、大冬天身穿单裤脚蹬烂鞋冻疮奇痒流脓的情景、忍饥挨饿在如豆灯光下彻夜苦读的情景还有在国名党军队中奔命于阆中遂宁宜宾雅安之间还差点命丧流弹的情景,又觉得而今的一切不过是上天对自己开的又一个玩笑而已。但到底是什么玩笑呢?苗先生拿出三个放置了好久的铜钱给自己占了一卦:“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天意啊,苗树勋想。何以免灾?自己必须做到“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苗先生只有在心里默默的告诫自己。
80年,南江县在南中举办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语文教学竞赛。参赛者来自全县十几所初级中学的50多名经过层层选拔的师生,竞争的激烈和竞赛的内容连县委书记和县长都被吸引了,从半决赛开始他们就在宣传部长文教局长们的陪同几乎场场不落。让所有评委和参赛人员惊讶的是,开赛初期被人们认为只不过是来打酱油的高桥小学初中班的三名学生居然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了一匹杀进决赛的黑马,与之对决的是南江中学初中部的三位学生。经过多个项目的对决,虽然最终铩羽,但高桥小学初中班的名气却在此次竞赛中一炮而红。当宣传部长给亚军颁奖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当组织方硬将高桥小学的领队老师拽到台前时,台下更是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掌声不是因为他们取得了好的成绩,而是领队老师一身传统的中式长衫。虽然在场的很多人并不熟悉这位看上去有些豪放儒雅头发花白的高个子老师,但认识他的人反而明白了为什么这匹黑马能够从高桥小学初中班杀出。这位领队老师就是苗树勋,而当时他被平反才短短两年。
苗先生的右派是78年被彻底平反的。为了弄清楚58年自己被划为右派的真正原因,他从高桥公社、下两区一直查到县里的相关部门,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翻遍所有档案居然没有自己被划成右派的任何文字记载。也就是说,他当年被划成右派就是某个人或几个人闹得一场乌龙。一个人二十几年的光阴被白白地耽误,同时还让其家庭所有成员蒙受几十年难以想象的耻辱,这一切仅仅是一场乌龙。好在苗树勋心情开朗,知道真相后苦笑几声也就释然了,毕竟国家已经为自己平了反。
虽然在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和他沟通平反事宜时,明确告诉苗树勋,他有两个选择:如果选择回学校继续上课,就没有工资补发;反之就不能回学校上课。苗先生到底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知道一次平反几十万人,如果人人都要求补发工资,国家肯定负担不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学校上课。为人看病的时间大大压缩了,找上门来的求医者只能抽空或者放到一早一晚,——苗先生心里最爱的还是三尺讲台。于是他又开始涉猎群书、研习讲义、更新知识,毕竟二十年过去了,不能误人子弟啊!
82年,苗先生到了退休年龄。俗话说“年轻的裁缝,年长的郎中。”如果退休后再全身心投入把脉瞧病,苗先生的收入一定不低,可他却选择了返聘。那时高桥小学为了扩大影响,申请开办了高中班,苗先生被返聘为高中语文教师。两年后,高桥高中班停办,他又被下两中学续聘为高中语文教师。中学校长在送聘书之前还有些疑虑,下两中学离高桥街道有25华里远,这就意味着苗先生大部分时间要和老伴分开。谁知道,苗先生却欣然接受,他说:“把脉只能治病,教书却能治愚。”
看来,苗先生还是鲁迅先生的忠实信徒。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12-20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82年,苗先生到了退休年龄。俗话说“年轻的裁缝,年长的郎中。”如果退休后再全身心投入把脉瞧病,苗先生的收入一定不低,可他却选择了返聘。那时高桥小学为了扩大影响,申请开办了高中班,苗先生被返聘为高中语文教师。两年后,高桥高中班停办,他又被下两中学续聘为高中语文教师。这句话写的有误,高桥乡是1978年9月-----1980年6月办的一届高中班,苗树勋教语文,这届一个都没有考上大学,办这一届高中纯粹是上级决策失误,害了一批学生。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禁止吸烟好 发表于 2018-12-20 10:42
82年,苗先生到了退休年龄。俗话说“年轻的裁缝,年长的郎中。”如果退休后再全身心投入把脉瞧病,苗先生的 ...

谢谢你,我将在后续修改。一个乡镇其实是有很大这样的值得一写的人物的。他们才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乡亲。

发表于 2018-12-2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的一个乡小学校,办高中办,师资力量缺乏,各方面条件不具备,还办高中班。高中班在礼堂外面用木板和挡席隔的一间教师上课。就现在高桥乡中学的水平也没法办高中班嘛,当时的决策者简直是误人子弟呀!

发表于 2018-12-20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高桥、平岗、仁和、长征这四个乡的学生全部录取到高桥高中班读书。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禁止吸烟好 发表于 2018-12-20 10:56
那时高桥、平岗、仁和、长征这四个乡的学生全部录取到高桥高中班读书。

请问您是高桥小学的老师吗?

发表于 2018-12-20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2-20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精彩,尤其是前半部分的描写。
依稀记得小时候请苗先生瞧过病。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ping88888 发表于 2018-12-20 16:23
非常精彩,尤其是前半部分的描写。
依稀记得小时候请苗先生瞧过病。

哥们,你是哪里人?没准我们认识呢。

发表于 2018-12-21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然不是老师,是深受其害的人之一

发表于 2018-12-21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起高桥乡办的那一届高中,现在看来简直是可笑,教初中的老师咋有法教高中,简直是瞎子牵瞎子,误了四个乡的子弟呀,决策者是罪业深重呀!!!

发表于 2018-12-2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这一班学生在下两中学读高中的话,至少也要考几个大学、中专嘛!最后全部窝藏了!!!!

发表于 2018-12-21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那时的决策者,简直是头脑发热,拿人民的命运作实验,祸国殃民,悲哀呀!

发表于 2018-12-21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回忆起眼泪水往外流哟,这代人咋命运就这样苦哟!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1 12:1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1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苗先生的师父罗钦安堪称一代名医

发表于 2019-1-2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韦平先生的文章平实,但令人回味。感谢您再现那个时代的底层人的底层生活,希望您能坚持写下去,尽管和鸣者寡!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2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乜乜也 发表于 2019-1-2 10:29
韦平先生的文章平实,但令人回味。感谢您再现那个时代的底层人的底层生活,希望您能坚持写下去,尽管和鸣者 ...

谢谢,我会将故乡能够写的小人物都写出来,以飨读者。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