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冬季煤气中毒,你了解多少?
四川禁毒 |随着寒冬的到来,安全事故隐患也随之增多,而最近发生的煤气中毒致死的悲惨事故,也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最大限度的减少此类事件发生,则是我们最需要重视的问题。下面就让小编带你一起去了解“煤气中毒那些事”!
什么是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而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因此极易被忽视。
造成煤气中毒的原因有哪些呢?
1生活用煤不装烟筒,或是烟筒堵塞、漏气,都会使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增高造成中毒;
2室内用炭火锅烤肉、烧烤用餐,而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容易造成一氧化碳停留时间过长而中毒;
3冬天在门窗紧闭的小车内连续发动汽车,会产生大量含一氧化碳的废气,人体吸入后造成中毒;
4煤气热水器安装使用不当,未加鼓风机,未分室安装,会使一氧化碳排入浴室造成中毒;
5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管道中一氧化碳浓度为25%至30%,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水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煤气中毒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呢?
煤气中毒依其吸入空气中所含一氧化碳的浓度、中毒时间的长短,常分三型。
轻型
中毒时间短,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中型
中毒时间稍长,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乏力、虚脱或昏迷等症状,皮肤和黏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重型
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呈现樱桃红色,四肢厥冷,也可出现高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丧失工作、生活能力。
煤气中毒如何进行急救?
1应尽快让病人离开中毒环境,立即打开门窗通风,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并拨打120急救电话,中型和重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住院治疗。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神志不清的患者应松解衣扣,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
4立即给氧,有条件应立即转医院高压氧舱室作高压氧治疗,尤适用于中、重型煤气中毒患者,不仅可使病者苏醒,还可使后遗症减少。
5如发现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煤气中毒如何预防呢?
1检查煤气有无漏泄,安装是否合理,燃气灶具有无故障,使用方法是否正确等。
2冬天取暖方法是否正确,煤气管道是否畅通,室内通风是否良好等。
3尽量不使用煤炉取暖,如果使用,必须遵守煤炉取暖规则,切勿马虎。
4热水器应与浴池分室而建,并经常检查煤气与热水器连接管线的完好。
5如入室后感到有煤气味,应迅速打开门窗,并检查有无煤气漏泄或有煤炉在室内,切勿点火。
6一定要使用煤气专用橡胶软管,不能用尼龙、乙烯管或破旧管子,每半年检查一次管道通路。
煤气中毒误区
误区一: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
实际上,凡属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油、木炭等,在缺氧而不能充分燃烧时,皆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误区二:室内没有煤烟不会引起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一氧化碳中毒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误区三:用湿煤封火或放一盆水不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极难溶于水,而且水分和煤在高温下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水煤气的混合气体,内含有大量一氧化碳,且比重大,更易在室内弥存,增加中毒的危险性;
误区四:炉上烤枣核、橘皮能解一氧化碳中毒
在煤炉上烤这些香型物质只能增加室内的清香味,并不能吸收一氧化碳和预防中毒;
误区五:装设烟筒或风斗就不会中毒
遇大风倒烟、烟筒被堵塞等情况时,一氧化碳排不出或排量少,也会发生中毒。而许多人家使用旧风斗,或风斗过小、安装高度不够等,一氧化碳排出不畅,也能引起中毒;
误区六:门窗上有缝隙不会中毒
空气比重为1,一氧化碳比重为0.967,如果门窗缝隙处于低处,一氧化碳也不易排出;
误区七:灌醋和酸菜汤能救中毒病人
对于一氧化碳中毒尤其是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硬往嘴里灌醋或酸菜汤,容易呛入肺内,阻断肺泡气体交换,致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误区八: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抢救过来就没事了
一氧化碳中毒对人的肺、心、脑等器官的损害都很大,如果没有后续治疗,很可能留下后遗症。
资料来源:急诊科 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