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驻足观赏墙上生动的水墨画 “这是吉庆巷,小时候我经常去玩......”12月30日,记者在南充市政新区临近西南石油大学的一侧道路的墙上看到,一幅幅生动的水墨画,让许多路过的老人慢下脚步观赏。今年76岁的王红军老人看到墙上生动的水墨画,一下子勾起了老人对儿时的回忆。 据了解,自去年4月南充周兴龙、张重渝两位画家的《记忆南充》水墨画出版发行并在南充南充北湖公园嘉湖书院展出后,在南充各界引起了极大反响。经南充市政府有关部门同意,南充市政协书画协会决定让周兴龙、张重渝等画家的《记忆南充》水墨画作品走进南充的“大街小巷”。 今年下半年,南充市有关部门专门请画师按照周兴龙、张重渝等画家《记忆南充》原创的80多幅水墨画放大复制到南充北湖、市政新区等“大街小巷”的临街墙上。 记者了解到,69岁的周兴龙是川中油气矿南充离退休管理中心一名退休职工,长期坚持绘画创作,是南充市知名画家之一。退休后的他热心公益活动,每年都会举行个人画展和绘画义卖等活动。 小城变大城,平房变高楼,小巷变大街……2014年,面对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周兴龙、张重渝两位老画家一拍即合,四处奔波,走街串巷,收集各年代的老照片,并通过向图书馆、档案馆等地查阅相关资料,向专家求证,确保了作品的“高还原度”。 历时两年时间,张重渝和周兴龙共同完成了《记忆南充》120多幅水墨画作品,让更多人看到了解南充“前世”的形象,感受到了南充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变化,铭记南充的历史文化。 南充市政协书画院执行院长何永康告诉记者,“四十年改革开放让南充发生了可喜的巨大变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让《记忆南充》走进南充的‘大街小巷’,目的就是要让南充市民不忘过去的历史,牢记今天的巨变,展望美好的未来。”(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