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高三用了什么方法大幅度提高成绩!
语文学习论述类阅读论述类三个选择题,一定要保证全对。这把考试顺手,全对了。这把考试不顺手,全错。这样的状况是绝对不行的,因此我们要刷题。刷什么题?刷真题。不仅是你们省的,还有外省的。 做论述类文本最忌讳的就是一头扎进文本里逐字对比而不进行理解,要用“上帝视角”看这篇文章,把自己放入局外从而理解它的含义。
文言文阅读千万不要像背单词一样背文言实词的意思,在考试上根本不能应用。什么?老师让你背的?千万不要听! 一切没有语境的死记硬背都是耍流氓!如何结合语境来背诵呢?你买一本后面带全文翻译的文言专项。不要做题,对着后面的翻译自己翻译整篇文言文,碰见不能直译的词就用笔在原文写下它的含义。每天一篇,在做完每天的文言文之后再翻阅前面做过的文言文和你写下的标注。比如说,第二天看第一天写过的标注、第三天看第一天和第二天的……以此类推。如果你能一直坚持到高考那天,那你下面的断句题、含义理解题还有翻译句子题基本上就是闹着玩的,根本不用单独训练。要知道,做文言文也是靠语感的,有的时候断句根本解释不通,就是凭感觉。感觉从哪来?从大量的练习来。 古诗鉴赏古诗鉴赏需要的是超凡的想象力和跳脱的行动力。 超凡的想象力是指什么? 比如一句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你不能从字面意思分析,而是要脑海中浮现出“青山绿水,黄鹂嬉戏”的画面,虽然这句诗没有提到一个“绿”字,但你也要得出“色彩对比”的结论。 跳脱的行动力是指什么? 刷题呗。不推荐百题大过关的古诗鉴赏,我做的是五三紫皮语文和高考必刷题。建议你们用语文标准答题卡答,答案注意分点,先总说后分说这个常识在此不强调了。 作文而且如果你想作文得高分,可以选择性的不听老师的话。老师教你的技能可以保证你达到43、44的水平,但要是想50+,可以自己适度创新。作文别动不动就李白屈原陶渊明,说的狠一点就是干脆不要引用这些老掉牙的例子!你一定要关注时事,这不是假大空。高考前一两个月一定要关注新闻!引用较新的例子会给判卷老师一个好印象,2015年我省高分作文引用了屠呦呦的例子,而屠呦呦获奖是在2015年10月份,所以这就给判卷老师一个“关注时事”的印象,自然分数就高了。还有,你一定要多多关注往年各省的高考作文真题。今年全国二卷的作文题是关于“提升语文素养”的,看似是冷门,其实就是某年北京高考小作文题目的变形,答主因为看过这个作文题,因此获得了一些优势。 数学学习刷真题!刷真题!刷真题! 我当时做的是天利38套五年高考真题完全版,各个省份五年高考题,一共是89张,这89张题我前前后后每张做了三遍。注意一定要完完全全从头到尾像考试那样写全过程做完这三遍。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第一遍,你熟悉了高考题的套路:即难度分布、题型以及出题常用的陷阱。 第二遍,你把“马虎”的毛病练掉了。 第三遍,你注意到了边边角角的知识点。 一定要注意,所有省市都要做,某些南方省市不是全国卷,可能会有一些我们这里不考的题型,比如数列压轴题、应用题还有陕西卷某年出的证明余弦定理这样的题型可以划掉,一开始做不用计时。
我还要叮嘱大家几点:1.学会舍弃。例如压轴的解析导数二问,基础差的同学可以根本就放弃这道题,把精力集中在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上。2.别太钻牛角尖。高二升高三的孩子很容易犯这样一个错误,就是想把每个知识点都弄得十分通透,什么难题都会做。我可以告诉你,题无止境,什么都懂不可能。3.一定要重教材。这条有人肯定犯嘀咕,这数学教材有什么好看的呀? NONONO,大错特错!现在的出题老师奸着呢!你们一定听老师说过现在高考以能力为主吧?能力指什么?就是指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只有理解了才能得高分!按我个人分析,比较零碎的知识点例如正态分布、频率分布直方图、方差、卡方这类爱在对概念的理解这片下功夫,而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这类常规题不怎么考概念。总而言之,你一定要知其然,但更要知其所以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