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84|评论: 18

[转帖]川剧锣鼓三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2 00:43 | |阅读模式
 

作者:夏庭光

 

    全国的戏曲剧种300余个,只闻锣鼓,不看演出,或不听唱腔、念白而能辨别出是何剧种者,恐怕只有川剧的锣鼓。

    如果单听京剧锣鼓,你能确定它是京剧吗?不能!它可能是黄梅戏,也可能是淮剧,还可能是建国后新产生的吉剧等等。

     但是,川剧的锣鼓一响,不必弄弦奏管,也不讲不唱,就知道它是川剧。有人会说:熟悉川剧的观众,一听川剧锣鼓的敲打,知是川剧,对不知川剧为何物的人,他()知晓吗?

    从未接触川剧的人,诚然无法确定这锣鼓就是川剧音乐的一个重要成份。但绝不会说它是京剧或其他什么剧种的锣鼓。就是与川剧锣鼓十分相近的云南滇剧,其乐器以及音响亦大不相同,其次是演奏的方法更是十万八干之别。

    听过一次川剧锣鼓的人,无论他们喜欢川剧与否,对川剧锣鼓将会永留脑海,不会忘记。若有人告诉他,这锣鼓是川剧的打击乐,以后再闻之,便会无误地识别它就是川剧的锣鼓。有位川剧爱好者告诉我,他喜爱川剧是受到锣鼓的引诱开始的。我看,是很有(至少是有点)道理的。一套锣鼓,象征着一个剧种,这在全国的戏曲剧种中绝无仅有,不能不算川剧锣鼓之一绝!

    川剧锣鼓的乐器有鼓板、签子、小鼓、二鼓、大锣、大钹、小锣、马锣、苏锣、苏钹、梆子、二星、包锣等等之类。

川剧锣鼓配合川剧的唱、念、做、打,就像一根红线穿珠,是那样融洽,那样协调,它可使演员的表演统一于一种特定的舞台节奏之中,在一场完整的演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要达到这一步,首先得使上述的乐器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并在打鼓佬的统一指挥下,演奏出融洽、协调的音响,展示其乐曲的艺术魅力。

    旧时,开演前,要先发擂”(二鼓单奏),继之。三吹三打,预告观众:这里在演戏,戏要开场了,请君轰迷人场;接着是排鼓,请观众肃静下来,戏马上开始;戏毕,一通么台锣鼓,宣布演出结束。至于各类角色的上场、下场和戏中的诸多表演更须锣鼓配合默契。概而言之,演员的一举一动,一讲一唱,都离不开打铜街的朋友。曾有人标过无锣鼓川剧,其实仍使用了鼓板、签子、小鼓、小锣、铰子等,无锣鼓乃是有锣鼓。正所谓:行有声,坐有音,唱讲思考锣鼓跟——川剧锣鼓之二绝矣!

    川剧界有半台锣鼓半台戏三分唱七分打的行话。此话虽有些夸张,却强调了川剧打击乐在川剧演出中的重要性。

唱、念、做、打,对演员来讲,无疑指的是唱腔、念白、做功(包括舞蹈)、武打。若以整台演出来讲,后面的字,我想应是川剧的打击乐的”——锣鼓。武打则含在字之内。    

    “半台锣鼓半台戏三分唱七分打,这不是以量来衡之,而是讲川剧锣鼓在川剧表演艺术中的重要作用。说得贴切一点,表演和锣鼓(亦含整个音乐)的关系,就像鱼依靠水的关系那样,缺少不得。

    “     不要打    ”——就是说舞台上的旦角,你  “   ”,锣鼓也会把你。打“”——这自然也是怒发三千丈之类的形容之词。按剧情规定不需要“”的人物,锣鼓自然不会把这个人物的扮演者打“”。这里所说的    要打  ”是指什么呢?是指配合演员“”的身段,锣鼓可以使他舞蹈得更活泼,更轻盈或更轻佻,更具剧中人物特定的情绪状态,更符合剧情的需要,更能展士人物的性格。    要打  ”的例子颇多——《别洞观景》白鳝仙姑的鳊鱼上水,《铁笼山》杜后的卖妖娆,《传琴斩考》苏妲己戏考的身段等等姑且不说。略举锣鼓点睛二例,便可见一斑。

    ()《三难新郎》的闷槌

    苏小妹三难新郎,秦少游恃才自负,连中两场,洋洋得意:闭门推出窗前月”——七个字的对儿一句谈话”——秦少游自以为须臾对就,孰料,几次提笔,实难成对,此时亦悟:哎,是个绝对呀量!?”“”——一个重击切音的闷槌,观众席欢声骤起……一个闷槌,打垮了秦少游自夸才华的骄气,打醒了秦少这个对儿看似浅,要对工稳其实难的见解,又使初见容易细思难的表演贯串一气。

    ()《情探》的更鼓

    王魁高中,休却桂英。当他洞房今夜坐,心事却如秋时略生内疚之意:但不知那海神庙送行的焦桂英是何下落。随之念头一转:“……焦桂英哪焦桂英,今生是我用的情,前生是你修的命。一阵阴风袭来,顿使负心人不寒不而栗,紧接念道:园墙外为何阴风飒飒?”演员在阴风后稍停,续以颤音吐飒飒二字延长抖音:更鼓”(二鼓单敲)在演员第二个字出唇的同时重重一击,并以连续不断的疾打冬冬冬……”的更鼓声配合着演员的颤音。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此时此刻王魁面呈的惊惧之色,似乎还听到(通过更鼓的疾促声)此时此刻王魁那颗心在剧烈地颤抖。

    这是无须争议的(我是这样认为)川剧鼓的第三绝。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9-10-22 08:00 |

夏庭光老师的文章写得很好,读后对川剧锣鼓有了更深的了解。喜欢这样的好帖子!

谢谢夏老师!谢谢06295dxj!

发表于 2009-10-22 11:03 |
拜读好文章,听川剧锣鼓的确是一种享受.谢谢.

发表于 2009-10-22 11:03 |

硬是有点绝哈!!!!对的!我们还有给邱老把子扎起哈!!!!![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9-10-22 10:57 |
给夏老爸子顶起~~~~~~~

发表于 2009-10-22 17:06 |
    妙评锣鼓,上佳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21:54 |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戏迷在2009-10-22 20:44:00的发言:

!

这就是特色。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20:48 |
QUOTE:
以下是引用三等人在2009-10-22 11:03:00的发言:
拜读好文章,听川剧锣鼓的确是一种享受.谢谢.

川剧锣鼓一打便知,去年在北京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深有感处。谢谢三等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20:51 |
QUOTE:
以下是引用卡戎的小妖在2009-10-22 11:03:00的发言:

硬是有点绝哈!!!!对的!我们还有给邱老把子扎起哈!!!!!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有意思哈,谢谢小妖!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20:52 |
QUOTE:
以下是引用江阳渔樵在2009-10-22 17:06:00的发言:
    妙评锣鼓,上佳文章!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20:43 |
QUOTE:
以下是引用蜀风锦水在2009-10-22 8:00:00的发言:

夏庭光老师的文章写得很好,读后对川剧锣鼓有了更深的了解。喜欢这样的好帖子!

谢谢夏老师!谢谢06295dxj!

喜欢就好!

发表于 2009-10-22 20:44 |

!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20:44 |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城戏痴在2009-10-22 10:57:00的发言:
给夏老爸子顶起~~~~~~~

谢谢!

发表于 2009-10-22 23:03 |
很喜欢川剧锣鼓!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3 18:16 |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华人在2009-10-22 23:03:00的发言:
很喜欢川剧锣鼓!

去年二月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非物期间,当时很多外剧种都来了解川打,这是川剧的特色。谢谢华西人!

发表于 2009-10-28 13:56 |

就是,川剧的锣鼓我很喜欢,虽然我只是个门外汉,只略知皮毛,锣鼓与剧情相结合真的很巴适

 

发表于 2009-10-28 16:46 |
好文章!川剧锣鼓比任何一种剧种的锣鼓都好听!滇剧锣鼓有点近似川剧锣鼓,但少了几件器件,听起来就显得非常单调。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8:40 |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野老叟在2009-10-28 16:46:00的发言:
好文章!川剧锣鼓比任何一种剧种的锣鼓都好听!滇剧锣鼓有点近似川剧锣鼓,但少了几件器件,听起来就显得非常单调。

云南,四川相邻,都处在西南地区,滇剧应该带些川剧的特色。川剧就“闹台锣鼓”就有不少,所谓闹台是过去演出前打的开场锣鼓,以示戏将开幕。也称“牌鼓”,牌子有:“木辽子”“一封书”“小四面”“三掉身”“放裴”“十八学士”“十样景”“金钢钻”“幺锣”“下万山”“花儿牌”“陀”“喜庆元宵”“逼霸”“和番”等。这些闹台锣鼓短则几分钟,长的则半小时。

谢谢山野老叟!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8:25 |
QUOTE:
以下是引用673915140在2009-10-28 13:56:00的发言:

就是,川剧的锣鼓我很喜欢,虽然我只是个门外汉,只略知皮毛,锣鼓与剧情相结合真的很巴适

 

在锣鼓河系上又分为四大河,即:成都河、资阳河、泸州河、川北河。成都河讲究花锣鼓,资阳河着重文场,可说是各条河系各有千秋。谢谢你参与!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