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泸州市疾控中心组织专家,开展1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专家们认为,本月重点关注事件为流行性感冒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持续关注事件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一般关注事件为百日咳、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 重点关注流感 聚集暴发风险较高 据分析,根据泸州市两家哨点医院监测显示,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标本核酸阳性率从0.00%上升到24.32%,流行毒株以新甲H1N1(16/18)为主,偶尔可检测出季H3和Bv亚型,与国家监测结果一致。2018年12月泸州市有学校暴发流感疫情,经实验室证实,均为新甲H1N1暴发。 春运将从本月开始,由于途中人群感染机会增加及旅途劳累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流感感染并传播的风险增加。 专家们评估认为,1月泸州市发生流感疫情的风险较大,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及社区、家庭等人群集中单位发生流感聚集、暴发疫情的风险较高。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儿童、老人、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高危、重点人群要及时进行流感疫苗接种,流感患者要自觉佩戴口罩做好防护,避免将流感传播给家人或周围人群。 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人群集中场所要严格落实晨检、因病缺课病因追踪和病例隔离治疗制度,加强教室、宿舍的通风换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做好流感的监测和流感病例的诊疗工作,及时发现和识别重症流感病例并进行规范治疗,严格做好防控。 持续关注诺如病毒感染 幼儿园有暴发风险 专家分析认为,冬季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学校、幼儿园仍存在诺如病毒聚集或暴发风险。学校、幼儿园要及时报告疑似疫情并配合疾控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工作。隔离治疗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对其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物表、地面等用含氯消毒剂及时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同时加强监测,对于发生的聚集性疫情事件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并采集病例标本送检,查明事件发生的原因;食药监部门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的监管。 一般关注百日咳 患者应隔离至病后40天 冬季也是小儿百日咳的高发季节。专家评估认为,1月泸州市百日咳散发疫情发生的风险持续存在,且随着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的提高,诊断、报告的百日咳病例数将进一步增加,家庭或托幼机构存在发生聚集疫情的风险。 家庭、学校、托幼机构等要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对确诊患者要隔离治疗至病后40天;及时对病人的痰液和口鼻分泌物进行消毒处理,对接触者应密切观察至少3周,若有症状出现应立即就诊。疾控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要加强百日咳病例监测和散发病例管理,规范处置疫情,要做好二类疫苗(四联或五联疫苗)替代使用的宣传推广,以缓解一类疫苗短缺的现状。同时,要提高医生百日咳识别和诊断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