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694|评论: 28

[诺水风光] 【乡愁地图】第八期. 峻美龙凤

[复制链接]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1-7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录发展变迁 铭记美丽乡愁



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6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凤场镇

  龙凤场镇政府位于通江县城的东南部,距县城57公里,平均海拔900米,辖区内共15个村,106个社,1个居民委员会,2个居民小组。全镇共4267户,人口1.9573万人。幅员面积9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共10600亩,森林覆盖56%,二00五年底粮食总产量3800吨,国民生产总值5500万元,人均纯收入1580元。农业主产水稻、小麦。

——《百度百科》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候特点

  境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7℃,较历年平均气温16.6℃偏高0.1℃;年极端最高气温38.4℃,较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4℃偏低2.0℃,年极端最低气温—1.1℃,较历年最低气温—6.2℃偏高5.1℃;年总降水量1399.2mm;年日照时数1299.2小时,较历年平均1370.1小时偏少5.2%。生活风俗饮食

农家产啥吃啥。低中山区主食大米,辅以红薯、麦面、杂粮;高山区主食玉米,谷称包谷,辅以大米、麦面、洋芋、杂粮。一般日食三餐,俗称“赶三六九”。大忙季节一日四餐,午前歇气时吃糕点,名为打尖、打幺台。冬闲日食两餐,俗称“赶二五八”。荒年低山区以连麸面煮稀饭,称“羹羹”;高山区以包谷面煮稀饭,称“抹胡子”。常年热天午餐多吃稀饭。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菜食

  菜食随季节变化,有泡制的净咸菜、酸菜;腌制的盐榨菜、糖榨菜;薰制的豆腐干、腊肉;干制的豇豆、洋芋片、笋干、木耳;配制的豆瓣酱、红豆腐、豆豉。常年热天午餐多吃稀饭。

  衡量生活水平高低,以吃肉、蛋、鱼的多少为标准。喜饮酒,凡遇节日,或客人到家,必饮酒助兴。

  农村别具特色的包含有包谷细米干饭、菜豆腐稀饭和五味炒面。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包谷细米干饭


  先将干包谷籽淘洗去尖,磨成瓣,将瓣子存放一两天,俗称“叠瓣子”。再磨细,去其粗米和面,只取细米。用铁罐煮,水开后先放细米的三分之一,用木棒或竹棒搅匀;等煮沸后,再放细米的三分之一,待煮沸后,再放余下的细米,搅匀加盖蒸煮。煮沸后将铁罐放在火边煨烤,煨烤一阵子转一次铁罐的方向,直到煨烤干水分。包谷细米干饭松软有弹性,香气四溢。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菜豆腐稀饭

  先将黄豆制成嫩豆腐,然后将嫩豆腐划成小块,再放入酵子水(制嫩豆腐的水)稀饭内煮。吃时,加油辣子、葱蒜姜椒等佐料。营养丰富,老人最喜吃,有“菽水养亲”的情味。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味炒面

  用炒熟的黄豆、燕麦、包谷、花生、核桃米磨成面粉。吃时,加入葱、椒等佐料,用开水冲或用凉水拌成糊状。炒面久藏腐,便于携带,随处可吃,别有风味。

  城镇居民买啥吃啥,不重视粮菜的储备,包含品类及丰厚程度均胜农村。建国后,机关单位早餐多为稀饭、馒头;中、晚餐较丰盛。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服饰

  童装:民国后期和建国初,婴儿满月载胎帽。周岁以后,夏戴凉圈,冬戴风帽,还有鸡爪帽、兔耳帽等。帽沿常饰以“八仙庆寿”、“二龙抢宝”、“吞口”等银娃娃或刺绣花卉图案。身着花布衣服和衩衩裤,脚穿扎花布鞋。学龄儿童头戴瓜皮帽,俗名耍帽儿或一把抓。少数小孩戴百家锁和银质项圈,满12岁时开锁去圈。进入80年代后,小孩穿戴注重质量,讲究美观。一般穿毛线、绒线织的娃娃衫、宝宝裤、连袜裤,外套罩衣。稍长,穿儿童运动衫、套裙、绒毛衫、太空服等,极少穿平板布衣。

  青年装:青年衣着最富时代特色。民国初期,农村青年多穿土布偏襟长衫。腰拴布带,劳动时将前后一衣角扎起,称“一杆旗”。夏秋穿对襟短衫,冬春着紧身短棉布。包白布帕,穿布鞋开草鞋。妇女穿偏襟短衣,系围裙,穿布鞋。大姑娘扎长辫,穿绣花鞋。城镇青年,男穿竹筒式小袖口长衫,戴青缎小帽,妇女穿超襟大袖短衫,腰着红裙,脑后挽髻,插银簪、银撇、戴耳环。脚穿绣花鞋,用丝线锁口,用绿带子缠胫。时人讥为“带缠三道绿,线锁一弯红”。建国初,普穿中山服、列宁服、工人服等短装,剪短发、穿短袜,着长衫、包白布帕的减少。60年代,衣着款式仍旧以蓝、灰、青三色为主。70年代,盛行小脚裤。因裤管短,戏称“亮三寸”。80年代,男蓄齐肩长发,女烫卷发者增多。服装式样新颖多变,棉毛衫、晴纶衫、羊毛衫、滑雪衫、防寒服、太空服、长短大衣;直管裤、喇叭裤、教练裤、健美裤;高跟鞋、甩尖子皮鞋,皆随心所欲,自由穿戴打扮。城镇女青年尤喜穿裙装、长袜、戴耳环、挂项链、搽胭脂、抹口红、画眉毛,尽情体现青春健美。

  中年装:民国时期,男多穿长衫,上腰裤,长袜,抄鞋。冬天,高山区的人穿棕袜子,外套满窝子草鞋。女穿半长超襟衣,头挽发髻,戴发网;横插铛针,脚穿布鞋。富绅家庭,女人穿胸前镶云子的花袖短服。头戴压发梳,手戴银圈,胸戴一串银牙,走路叮当响。建国后,男普穿中山服,蓄分头,不留胡须。妇女普蓄短发,穿对襟短衫,侧面开口长裤。进入80年代,部分干部穿西装,脚穿平底鞋。

  老年装:民国时期,老年穿超襟长衫,外套团花马褂或青布领夹,头蓄长发,戴毡盔或棉帽,脚穿双梁鞋或靴,有遗老之风。女穿大袖超襟半长衫,外套领夹,包白布帕或青丝帕,穿窝鞋或抱鸡母鞋,内缠裹脚,用带子将裤脚捆紧。建国后,男着中山服或列宁服,内穿衬衣,蓄短发,留胡须的渐少。热天不戴帽,冬天喜戴火车头帽。穿平底布鞋或大头皮鞋。女穿对襟衫,蓄齐肩短发。老年妇女冬天戴毡绒帽,穿绒鞋或棉鞋。

  ——《百度百科》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凤场镇



2.jpg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3.jpg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婆山



4.jpg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5.jpg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6.jpg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7.jpg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8.jpg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9.jpg


来源:书香通江  杨为民

发表于 2019-1-22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看到这些美丽的照片 ,都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的家乡很美。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asfsdgdf 发表于 2019-1-22 09:47
每次看到这些美丽的照片 ,都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的家乡很美。

谢谢浏览点评!

发表于 2023-11-30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12-2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