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本人值得同情,属于社会上的底层人物,但是其底层人物的命运不是杀人的理由。本案辩无可辩,因此,既然打算向大众公布辩护词,应当以合适视角阐述,能够给社会以正确引导或者引发社会反思。反思角度可以包括死刑的存费问题,农村道德的沦丧问题,底层上升通道问题,张扣扣恶的起源问题。视角可以宏达一些,而不是一味说明复仇有理,将早已埋葬的血亲复仇观点视为正确,煽动不知真相或者对事实不太了解的民众认为血亲复仇有理。
其实一个人能不能上升与家庭际遇固然有关,但是也与其本人本身的教育程度和性格特点相辅相成。其母亲从媒体报道看是个得理不饶人的农村悍妇,其死亡有很大原因是自己的过错。张扣扣一家此后生活不如对方与性格特点不无关系。张扣扣看对仇家有房有车,生活不错,仇恨加剧,导致惨案发生。而且,其杀人手法及其残忍。光天化日之下数十刀连杀三人,甚至想将满门男丁杀绝,且归案后毫不悔改,可以说死有余辜。这样的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用如此大篇幅辩护词论证血亲复仇有理,简直泯灭人性,丝毫不见对受害者的同情。正常思维的法律人怎可能为这样的言辞叫好称赞,无论辞藻如何华丽都不能遮掩辩护人思维价值取向的不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