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理滥办酒席借机敛财问题给巴中相关部门的建议信 我是巴中平昌人,高考入军校离开家乡来成都工作生活35年了,对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比较关注,特别是对巴中一带滥办酒席、借机敛财,造成社会公害,群众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早有所闻。从网上舆情看,绝大部分干部职工和群众深恶痛绝,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时候了。如果不下决心整治,达不到人民群众满意,一是可能丧失民心民意,二是会影响民生,居然出现了吃酒返贫、吃酒造成生活困难,生产资金困难的,三是毒化社会风气,丢掉良好民风民俗,把啥都搞成一切向钱看。这样下去,情何以堪呀。
好在通江县委县政府领导已经顺应民心民意,勇于出台了红头文件,引起全国反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但文件和办法的确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研究法律法规不够,涉嫌公权力自身约束不严格。比如没收公职人员礼金礼品上交财政于法无据;老百姓办酒审批变成了事实上的行政审批(因为你发了红头文件,是政府行为了),可能违反行政许可法。二是下深水不够,着力点不是深入持久、艰苦细致地发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而行政干预越界。三是科学性不够,个别规定脱离实际,对办酒席类别、时间规定过死,不利于体现礼尚往来。比如,70岁才能办寿酒等;对只能办哪些酒一刀切,不太尽情理。四是缺乏可靠约束手段和操作性,效果有待检验。通江方面已经意识到这些不足,正着手修改完善,应予点赞!本人虽离家三十多年了,但对家乡民风民俗还是了解的,因此,不揣冒昧,斗胆直言,结合成都这边的做法和民风民俗,提点建议,姑妄听之吧:
一、治理滥办酒席借机敛财问题的原则 (一)政府引导,行政干预(不干预的确不行了),形成合力; (二)大力宣传,深入细致,进村入户; (三)注重自律,引领民风,抵制先行; (四)公职人员带头,党员干部带头,突出重点; (五)群众觉醒,扶正祛邪,鼓励良俗; (六)依法依规,多手并举,持久治理。
二、主要治理办法
(一)治理对象分类 1、公职人员(A类):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国有企业人员。重点是乡科级副职以上领导干部。 2、农村城镇党员(B类):重点是村组干部,社区干部。 3、城乡居民(C类)
(二)可办的酒席和坚决禁止的酒席(三类人员都是公民,应该平等对待) 1、不论是A、B、C类人员,够五周年的确没办过酒席的,随时可以办一次酒,不论办什么酒。 2、白事、结婚酒,只要情况属实,可以办酒席。 3、老人逢60、70、80、90…..可办生日酒,但同一老人,只能办一次,不能子女分头办。而不是逢60,70,80,90…生日,但五周年没办过的,还是可以办的。这一条体现尊老敬老传统。 4、考上北大,清华、复旦等(可以列举出全部学校),可办升学酒,以鼓励好学生。 5、五年之内已经办过酒的,坚决禁止办乔迁、升学、满月、参军、开业、订门、立碑、过关、谢师、购车、保胎酒等等。 6、不论办任何酒,都不得巧立名目、欺心欺人,弄虚作假。一经发现,按A、B、C类人员处理办法分别查办。
(三)对公职人员(A类)处理办法 1、人人签订承诺书,做到“两个带头”,带头不滥办酒席,带头抵制别人滥办酒席。 2、违者全县通报; 3、扣除单位目标分;取消单位及个人评先资格;年终个人考核可不评为称职以上。 4、写检讨书并在职工会上作检讨,甚至可以上本地电视台曝光; 5、收交礼品礼金。建立“治理公职人员滥办酒席没收礼品礼金专户”(不可简单上交财政),礼品作价处理进入专户。专户资金使用办法另行研究制定,主要用于扶贫救助,特别是用于奖励举报投诉滥办酒席者等。拒不上交者,从工资按月抵扣。 6、情节严重,影响恶劣者,依法依规追究。
(四)对农村城镇党员、干部(B类)处理办法 1、人人签承诺书,做到“两个带头”,不签者,劝其辞职或者撤职,或者建议撤职。 2、全镇、街道通报; 3、取消村组、社区及个人评先资格,扣除相应目标分; 4、写检讨并张贴,也可会上作检讨; 5、是党员的没收礼金礼品,进入“专户”; 6、是党员干部的,拒不上交的,从工资中按月抵扣; 7、情节严重,影响恶劣者,依法依规追究。
(五)城乡居民(C类)管理办法 1、全县统一印制宣传册或者宣传单,发到每户村民居民手中; 2、全县统一版本《关于不滥办酒席借机敛财,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规约》,在村民居民大会上通过(实际上是全县统一的); 3、全县统一制定、由乡镇街道印发〈关于鼓励投诉举报滥办酒席借机敛财的奖励办法〉,实行现金或物质奖励。
(六)相关管理公职人员、鼓励投诉举报文件及村规民约的主要内容 1、禁止滥办酒席宣传单或宣传册的主要内容(要下功夫搞个触动老百姓的宣传) (1)滥办酒席的原因分析(比如:一切向钱看;借机敛财;面子观念重,脸皮薄;庸俗化;死要面子活受罪;现在多送,以后能捞回来;送出去的抓紧收回,不然划不着….) (2)滥办酒席的严重程度:不知羞耻;巧立名目;弄虚作假;年年办酒不脸红;比如,当场唱礼,挂礼,逼人就范,苦不堪言,怨声载道,而不不得不入套,已经成为社会公害) (3)滥办酒席的危害性 (4)如何治理、抵制滥办酒席(主要是自觉抵制)
(七)村规民约的主要内容 1、自己不滥办酒席,借机敛财,不欺心欺人,要有自尊,维护脸面; 2、坚决抵制违规酒席。你违规,我抵制,堂堂正正,废话少来。 3、你合规办酒席,我来,该还你多少还多少,大家都不增加多送。 4、你合规办酒席,我不该你的,到底送多少,城镇、农村大家约定个最高额,别打肿脸充胖子了。(这个很重要) 5、办酒席必须发请帖,拒绝电话短信微信什么的。你不发请帖,我堂堂正正不来,你就不要唧唧歪歪了。 6、大力推行信封送礼,白事送礼用信封,红事用红包,写上名字谁送的,不再搞现场挂礼!(成都是这样,但许多巴中人在成都办酒席,污染成都了,也搞挂礼)。主人自己带个大提包,把信封收好,回家慢慢记帐清点,还克服了挤成一堆挂礼的现象! 7、坚决反对当场唱礼,这太庸俗了,逼人下不了台。谁搞当场唱礼,我可以立即走人,不吃你酒席,堂堂正正。 8、自觉不给别人充当唱礼人,挂礼人,不当滥办酒席的帮凶。 9、使用全县统一格式的请帖,必须统一到指定地点领取。你用的请帖不合规矩,我堂堂正正不得来。 10、对于没有礼尚往来和交情的人,你用请帖我都可以拒绝,更别说电话,短信、微信等。 11、对于不要脸违规办酒席的,不仅不去吃,还要广泛“负面”宣传他,送上不要脸的帽子! 12、自己死要面子活受罪,该抵制不抵制,又要去吃,又叫苦连天,那就别怪别人,只怪自己好面子,没脾气!
( 八)《关于鼓励投诉举报滥办酒席借机敛财的奖励办法》主要内容 1、全县统一设举报电话,做到家喻户晓; 2、纪委,监察局和乡镇,街道为调查,核实,实施奖励主体,主要是抓典型,教育大家。 3、舍得拿出真金白银出来奖励,花钱并不多,效果好。投诉举报要有视频,照片等。 4、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前提下,重点是查处投诉举报,让纪委,监察局和乡镇,街道,村干部和单位领导事前去堵,事中去劝,的确也拉不下情面,工作难度相当大。(这也是目前效果好不了的主要原因之一),群众不去吃比什么都管用!
三、如何申报酒席及关键治理手段
(一)必须全县统一格式,印制请帖,请帖上必须有一栏“上次办酒席时间,何事办酒席”。除白事不发请帖外,必须用统一制式的,便于A、B、C类人员识别、抵制!也让办酒席人有个羞耻心。这个统一请帖的作用非常大,政府可花点钱,或者让人捐助,免费向合规办酒席者发放。
(二)请帖必须送到被请人家中或者手中,不接受电话,短信,微信等。这样做的奥秘是,增加办酒席的人工成本,你想办酒席没那么容易,还要看被请人的脸色,让你不好意思经常办酒席。
(三)村民和居民向村、社区申报,经审查合规,签字盖章,然后凭表去乡镇街道领取请帖;城镇、农村党员干部,分别向乡镇、街道申报,经审查合规,签字盖章,然后领请帖。公职人员向指定部门申报并领请帖。
(四)大力提倡送红包,送信封,抵制当场挂礼,挂情,甚至唱礼等陋习,坚决抵制嫁女给眼水钱!凡给人挂礼、挂情,唱礼的,是公职人员和党员要进行追究;是百姓的,大家要抵制去吃他的酒(写信村规民约)。
(五)政府只能出管理公职人员和党员的红头文件,但对城乡居民村民,一律用宣传手册和村规民约,这个合法合理。
(六)不主动申报并领取请帖的,发请帖的,政府也不强求(因为政府无权强求),但被请人堂堂正正抵制,天经地义,要形成风气。请客人如果事后挖苦、讽刺,漫骂,可投诉举报,由乡镇街道调查处理,并进行必要的通报。
四、希望关注的三个问题
(一)贫寒家庭的学生上大学,不许他办酒席,的确有的解决不了学钱,建议加大各种助学力度。
(二)饭店酒楼生意肯定受影响了,相关上下游行业也有影响,这个也正常,关键是如何引导他们适应市场环境,继续做好生意。 (三)最好是巴中全市统一调研和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几个区市县一起治理,效果才好。
以上思考很不成熟,只是提供个思路罢了,以表达关心家乡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心意,谬误难免,望谅解! 白云之子 2015年8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