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603|评论: 9

谢歌说事(纪实散文):三 舅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纪实散文:      

                   三 舅

          原创 谢歌说事

IMG_20190110_033533.JPG



       傍晚的时候,老婆电话给我说三舅走了,明天我们去一下邻水。
       我一听这噩耗心中不免一惊,心中却掠过一丝慰籍,三舅总算解脱了。
       叫他三舅是因为他在家中排行老三,和我的渊源说远不远说近也近,因为他是我岳母的堂弟,按辈分我就叫他三舅了。
       三舅很年轻,标准的邻水男人、很资格的一匹帅哥,一双手臂肌肉发达,身形极为健美,看上去不像我这个弱势的文化人。三舅说,他这一身的健肉都是因为长年累月的干活才练成的。
       三舅一生辛劳、英年早逝。早年北漂,在北京某地当主厨。后来,一家老小去了重庆,有一双儿女。三舅虽是邻水人却因为靠重庆近,所以一直在重庆生活。
      “写文章赚的了几个小钱”?
       大概6年以前,三舅对我说。“如果愿学的话,我就教你最正宗的重庆火锅技术”。
        后来,我于2016年10月把这关于火锅的体会发到了网上,成为了“谢歌说事”周末版,向广大网友倾情推荐,当然这是后话。在此,不妨也就顺便插入这篇文章,也算是一种回忆和祭奠。标题:聊聊冬季的火锅吧 如果你至今还有梦!(有兴趣的可百度输入相关链接地址https://www.mala.cn/thread-13982637-1-1.html
      
       今晚,写下这些文字,一直有止不住的眼泪滴在手机屏幕上,我想,我就这样靠在床头慢慢的一笔一画的敲打过去的一些片断。
       三舅没多少文化,但却说话很文艺范。三舅说:
      “任何技术绝对是需要天赋的,如果你不信我可以举一例,比方说唱歌,那我们就没这个天赋,你就是把那些著名的歌唱家喊来每天教我可能也唱不好,名师教的再好也不可能出高徙,原因很简单,你天生没得一幅好的嗓子,都几个烟锅巴喉咙哪得行嘛”。

      三舅说的很有道理。
     “你一天到晚写啥子文章嘛,传个技术给你一辈子不愁吃穿,人家花师傅钱想学技术还不得教呢,学到手你就能文能武了”。
       由此,我才开始慢慢的了解了三舅。
       三舅曾带着一手绝活二十年前北漂,他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川菜和火锅,三舅硬是把重庆的老火锅带到了北方,一个老板出资开了个有83张桌子的大火锅店,三舅说他跟了那个老板8年时间,老板赚了四千多万,后来就移民到了加拿大去了。
       我可是真的不晓得是哪一件事件感动了三舅,他竟然主动传授我火锅技术。
       生活中三舅和我是好朋友,他年纪比我大不了两岁,所以,我有时直接喊他王师傅。他说,重庆火锅有上千年的历史,各师傅教的就是不同,但是总的思路却是一样的,他还说,现在为什么说市面上的火锅大家觉得不怎么好吃,就算是很多做成了品牌也不过是浪得虚名,那可是真正的高手在民间啦!
       你想想哈,去重庆你就会发现那些好吃的火锅不一定是在那些看上去店面高档装修的富丽堂皇的地方,重庆的老火锅就算人家没得空调墙壁发黑但人家味道就是巴适得很,你不服不行,人家就一口大铁锅一个土碗不照样在40度以上的高温下摇着蒲扇吃火锅?
       三舅一说话不仅有邻水人的豪爽而且还有重庆崽儿那种味道,就像他熬制的火锅一般巴适得很。由此我才知道,正二八经的重庆老火锅是没得啥子鸳鸯锅的全是红汤,是因为后来的与时俱进改进的满足了不同的人群也才有了后来的鸳鸯锅,这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吧?最初地地道道的重庆火锅是没有清汤的,我明白人家卖的就是个品牌。
       现在全国人民都爱吃火锅,君不见现在的火锅店你一进去就会发现单就调料就有十多种,提到这个,三舅很专业:全国到处都开火锅,很多人一到冬天就会打个火锅招牌管他会不会技术反正也要卖火锅,原因当然是想多赚钱钱嘛,但是,千万不要忘了,最正宗的重庆老火锅的功夫是下在汤里头的,也就是我们说的这个锅底,因为很多北方人要吃火锅但又做不出来或者说叫做的不好吃,那么,怎么办呢总得想过办法提味,于是,就只能把功夫下到调料里了,顾客呢,当然不会嫌调料多,最好是有个一两百种更好,有的人根本就不会吃看到调料多很多名称也叫不出来但花了钱去消费吃漏了一种肯定是不得干的于是就每一样都放一点在碗里反而不好吃,其实正宗的重庆火锅调料得简单,人家的功夫不在锅外。
       觉得三舅这个说法非常有道理,要明白,重庆火锅千年历史谁都会了那还得了,这火锅地域性特别强,比如说外省人来学技术随便他咋个学反正做出来的就是不一样,比如我们去学北方的烤羊肉串或烙馍馍夹肉肯定也是不行的,那不然的话又怎么称的上当地美食呢对不。
       如今,要说这火锅的话我专业的去吹一两个小时也是没得问题的,比如,为什么有的火锅吃起来没有回味,吃完了感觉烧心矿泉水不停地喝?为什么汤是混沌的颜色又提不起来越煮越咸等等……。
       三舅说料整得好上桌,油碟简单得很,油、蒜蓉、盐即可。其他的顾客不问就不上。三舅说,这才是最原始的老重庆火锅。
       是的,可是今天,三舅走了!
       学到了技术,5年前,我在江西开了一家有26张桌子的重庆火锅自己主厨,开业前两天三舅从重庆飞南昌过来,又手把手的调教我以便使我更精益求精。三舅力气很大,两个液化气炉灶烧着熬料,一百斤左右的油桶他搬来搬去,我这个徒弟加外侄女婿就在师傅面前就只能打个下手了。装满数百斤料的大油锅,我俩一把大铁铲搅拌着到天亮、那个场景,记忆非常深刻。
      三舅说重庆很忙的,有两个学生娃儿在家上学必须要走就离开了。那年春节回邻水我岳母告诉我说,在江西时我给三舅的路费他全退了回来。
      20多天前,我去到邻水九龙镇黎家乡,在美丽的大洪湖边三舅的家里去看他,三舅已病得不像个人样了,他想从床上硬撑着起来,我叫他就这样躺在床上说话。
       才半年时间不到,病魔就将我这个豪情万丈的三舅击垮了。
       年底相对有些忙,我微信转发给三舅的一点心意他就是不点收,没办法,我只得抽了一个下午去看他。昨天就得知了三舅去世的消息。
       “一家四口、你三舅妈没工作、两个娃儿读书,在重庆唯一的按掲了一套房”我一辈子赚的钱就这。”三舅告诉我。
      “天价房啊!肝癌晚期”三舅呢喃道。“要怪你舅娘嘛,她舍不得丢下打的那份工,我一天要工作17到18个小时,舍身忘死的拼”。
      “是恁个的,累死的”。三舅妈在一旁插了一句话然后转身。我注意到三舅此时已经很虚弱了,睁不开眼睛。三舅平时很节约舍不得吃穿,一心只想把两个娃儿“盘出来”离开农村。三舅说就算拼了老命也要让两个小孩多读点书。如今,三舅走了,这个家也就碎了,还有我看着三舅的那颗心。
      “割韭菜”!我大脑闪现出三舅一生辛辛苦苦到最后的归宿,普通百姓啊,三舅的生活距穷困潦倒也就一场病的距离。
       其实,三舅走的也算很安详的,他说肝癌直到晚期也没痛过。之所以三舅要回到黎家乡,的家中走完最后的路是因为他说他一辈子在外面,“老”了一定要落叶归根。我注意到,三舅的被子隆起的是他已经来了腹水的大肚子,三舅竟然自检查出病后直接从重庆回到了邻水老家,除了每天喝两口熬制的中药外没有打过一支止痛针输过一次点滴。三舅说他真的一身都不痛。可是,我隐约的感觉出痛来了。
      三舅说过,他的名字很吉祥,叫王长寿。在我的眼里,三舅这一辈子远比我还要坚强。我注意到,三舅住的这个房子没空调、也没火烤之类的。   
      我突然间觉得,这个冬天,三舅的家特别特别的冷。

――――――

“谢歌说事”:民生关注、热点分析、拥抱自由、独立思想、以卑微的“闲言碎语”换社会点滴之改变,以发瘪言的形式演绎麻辣生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底层民生之多艰!希望未来的中国人人都能享有养老金、享有免费的医疗保障机制。

发表于 2019-1-10 09:1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1-10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情有义。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发表于 2019-1-10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1-10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1-10 13:1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1-10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产业化,让无数普通中国家庭成员在得重病后变得一贫如洗。万恶啊!

发表于 2019-1-10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好身体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