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闻雁[1](二首) 一 频年作客事多违,空有乡心逐梦归[2]。妬尔呼群旋北雁,更深能在碧霄飞[3]。 [1] 此诗作于1681年春天。夜晚,作者听见大雁北归的声音,不禁想起远方的兄弟亲人,频添乡愁。 [2] 频年:连年。 [3] 妬:同“妒”。 旋:回,归。 二 仲氏吹篪伯氏埙,数声凄切动春云[1]。一般同在湘江上,去问他人总不闻。 [1] 篪埙(chi、xūn):皆古乐器。篪为竹制乐器,有七孔,横吹;埙为泥制乐器,大小如鹅蛋,六孔,顶端为吹口。《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是古人乐器演奏的组合形式。后人多以表示兄(伯)弟(仲)和睦。此处指雁声此起彼伏,相互呼应,哀婉凄切。 这是盐亭清代诗人陈书在1681年春天在三藩之乱时写的,怀念家乡亲人,有感而作。近翻一书,说这是诗人思恋他在家乡的大太太、二太太而写的,当时诗人才二十六岁,兵荒马乱,哪来的二太太?实在是让人笑掉大牙。就说这些诗句吧,也没有表达想太太的意思啊,怎么能对自己的祖老先人这么不尊重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