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14|评论: 0

[龙门阵] “减负”即是“增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3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纪委1月份下发的《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集中整治的5个方面突出问题可谓是一种“政治减负”,许多基层工作人员简直是拍手叫好。
近几年来,“督查检查过多过滥,过度留痕”的形式主义越来越严重。开一次会,便会布置好几项检查,而为了留下工作痕迹,也许每一类检查都需要一张横幅,一张幻灯片,一张签到表,一组照片来进行印证。而会议过后,又要准备大量的资料来应对每一项检查,许多基层工作人员调侃自己成了“表哥”“表姐”,整日埋头在繁杂的资料当中。
督查、检查本是一件好事,做事留痕迹本也是一种好习惯,但是它们真正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吗?那林林总总的检查所抓到的问题,能一味归结于工作人员失职、不负责身上吗?
曾记否,孤寡老人家来一次慰问,来一次检查,家里那破桌破椅破棉被便会焕然一新,家中存粮顷刻间富足空前?曾记否,乡村来一次检查,公路边上所有路途中可见的墙都一致成了干净、洁白的,但背后依然是破旧不堪?曾记否,食堂来一次检查,那锅碗瓢盆都换上了动听的音乐,烧制了前所未有的美餐?曾记否,学校来一次检查,全校每一个人都是严阵以待,连小花小草也会换上新衣?
哪一项检查不是为国为民,哪一项检查又不是人们的“笑谈”?真能一味归结于工作人员的失职、不负责吗?谁带出的这样的风气?又怎会想出如此的“办法”?真想又究竟离所见多远?
试问,若没有曾经那繁多的政策,还会不会有这样多新奇的对策?若不是那蜻蜓点水的过场,还会不会有这样多的“变脸”?
曾有一则新闻让人反思深刻。同类型的AB两家公司,A公司朝九晚五,每天大家像模像样地作者工作,都在埋头苦干;B公司管理松散,只要完成自己的任务,每天上班时间任由安排。最开始时,人们一直认为A公司的业绩一定远远高出B公司,然而结局出乎意料,B公司的员工为了一天让自己有更过自由时间,便以更高效率、更高质量让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因此,他们效率高,业绩好,并且工作积极,耍得也开心;而A公司的工作人员即使提前完成了任务,也只能按部就班,慢慢地,大家便养成了懒散、拖沓的习惯,结局可想而知。也许两家公司的成败不能这么武断做评价,但这样的管理模式是否可以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呢?
“督查检查过多过滥,过度留痕”的形式主义作风只能让按部就班的人每天消极、被动、疲惫地应付各项任务,只有及时遏制住这种风气,让检查由繁到简,由浅到深,由单向向综合,才能让人们真实、有效、积极地去创造性地工作,才能真正让老百姓看到曙光。
减负减负,不仅是基层工作者的福音,更是老百姓的福音!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