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484|评论: 25

[自娱自乐] 我心中最美的川剧女神:沈铁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4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心中的川剧女神:沈铁梅,生于1965年。1985年毕业于四川省川剧学校,川剧旦角。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民建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文化部部优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在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中三度摘梅。先后荣获国家级荣誉23项。

  沈铁梅将中国川剧带进了世界艺术殿堂,并开创了川剧史上两个“第一”:第一个举办川剧演员独唱音乐会,第一个用交响乐队伴奏演出川剧,开创了用西洋交响乐伴奏川剧传统戏的先河。她在钻研民族发声法的同时,将美声唱法溶入川剧表演中,被公认为是“川剧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声腔第一人”,是把传统川剧艺术带入欧洲音乐殿堂第一人。她曾出访意大利、荷兰、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在文化交流中,把川剧推向了世界。

  沈铁梅父亲是重庆市京剧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沈福存先生。沈铁梅才二、三岁时,就可行腔落板地唱《红灯记》中李铁梅的唱段。沈福存想让自己的

  女儿继承自己的艺术流派,可铁梅小学毕业时,艺校不招京剧学员。当时的重庆市文化局领导黄启璪同志十分关心民族艺术的传承,她与沈福存有同乡之谊。黄启璪力主铁梅学习川剧,铁梅进了川剧戏校。1986年,川剧名家竟华正式收沈铁梅为徒。

  1979年12月——1985年4月在四川省川剧学校学习

  1985年5月——1993年6月在重庆市川剧院青年集训队学员

  1993年7月——1998年10月在重庆市川剧院任演员

  1998年11月——2001年4月在重庆市川剧院任副院长

  2001年5月——至今在重庆市川剧院任院长

  2002年10月——2005年10月在中国戏曲学院第三届京剧优秀青年研究生班学习戏剧戏曲学专业

  2010年8月在北京大学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理论研修班学习

  1988年,沈铁梅荣获国家第六届戏剧梅花大奖。

  1994年,沈铁梅在四川成都举办“蜀调梅音沈铁梅个人演唱会”。

  1998年,重庆市川剧院开始排练根据曹禺剧本《原野》改编的现代川戏《金子》,沈铁梅饰演剧中一号女主角,该剧1999年8月进京展演,一炮打响。

  2000年,沈铁梅以在《金子》一剧中的精湛表演,再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2011年6月,沈铁梅凭借《李亚仙》剧目,第三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2012年4月21日,民建重庆市第四次代表大会闭幕。会议选举产生了民建重庆市委会第四届领导班子,沈铁梅当选副主任委员[8]。

  2015年7月16日,沈铁梅当选第八届中国剧协副主席。

  2016年10月21日,任重庆市文联主席。

  2018年1月31日,在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重庆市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timg.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3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timg (1).jpg

比电影明星还要美上千倍万倍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嗓子

tim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timg (3).jpg

时光从不亏美人

发表于 2019-1-24 17:5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将交响乐伴奏川戏,不<仑不类,开唱“美声”唱川戏,有戏味?这种扯花架子,披洋皮外衣完全丟失传统,不知这所谓“创新”是传承?

发表于 2019-1-24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70704_171453_副本.jpg
发表于 2019-1-24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棒!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1-25 21:3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不改革,无新观众加入,不出1O年,必將消亡或进博物馆。加西洋音乐美声唱法,不过是改革的嘗试。

发表于 2019-1-2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事物都得在时代中前进,川剧在几千几百年前是这样,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难道一点都不能进步?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1-26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算女神?质疑!

发表于 2019-1-31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zkx397171916 发表于 2019-1-26 15:25
这也算女神?质疑!

支持!

发表于 2019-1-31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佣货 发表于 2019-1-24 17:56
将交响乐伴奏川戏,不

支持网友的意见!传统川剧应保持本民族的特色,不需要“洋外衣、洋嗓音”来包装演唱,把传统川剧搞得不伦不类,没有半点艺术可言。 如果把传统川剧“洋化”了,就有失我民族的尊严。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1-31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嶈旀璁 发表于 2019-1-25 21:35
川剧不改革,无新观众加入,不出1O年,必將消亡或进博物馆。加西洋音乐美声唱法,不过是改革的嘗试。

川剧传承不愁演员,现在愁的是观众,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1-31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阳 发表于 2019-1-31 22:08
川剧传承不愁演员,现在愁的是观众,

文革十年的断层,六零后没有川剧爱好者,这是一个悲哀呀!当下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培养,年轻的观众,走进剧院,去喜欢川剧  去热爱川剧,这样的话,我们的川剧才有传承的价值,川剧传承才后继有人,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1-31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十年,六零后没有川剧爱好者,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培养更多的,川剧爱好者走进剧场,去喜欢川剧,去热爱川剧,这样的话,川剧的传承才有真正的价值,

发表于 2019-2-1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川剧就在进行改革创新。《红梅赠君家》可以说是第一个川剧改革创新的戏,轰动一时,可是没有多少年青人去看,中老年人也不喜欢看。因为没人看,只好收刀捡卦,尘封至今。接着,改革创新川剧相继出台 如《红梅记》、欧版《白蛇传?、《李亚仙》、新编剧《庆云宫》……这些戏都是为了迎合青少年作了大量的改革,舞台上佈实景,彩色灯光,唱腔也作了改动,近乎流行歌曲。还有专为青少年编演的川歌剧。川剧都改得不像川剧了,青少年又有多少人进剧场看戏?这些专为青少年编辑的川歌剧,为什么不经常演给青少年看呢?况且这些专为青少年编辑的戏,一年演不到几次。 。川渝两地的剧团(国营、民营)) ,i演得最多的还是老袓宗留下的传统川剧。青少年不爱看川剧,不能归罪于川剧不好,改编了那么多的川歌剧,青少年还是不喜欢看川剧,这又是为何?现在的川歌剧,唱腔音乐民改得没有川味,几乎是流行歌曲了。如果还要改,那就去掉川味改姓为歌剧或话剧。川剧改没了,改革者就痛快了吗?



发表于 2019-2-2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一种习俗,很盛行,就是只要一介绍某个人,就把这个人的官阶职位、职称、学历、得过什么奖,当过什么主席、会员、委员……毫无遗漏的介绍出来,以壮身世。我觉得这太庸俗了,大有吹捧之嫌。这又不是搞政审,搞资格审查,没有必要介绍一大堆头衔,使人很反感。受到人尊敬的不是这个人头上的光环多,而是他为人们干的有益的实事业绩。





发表于 2019-2-3 12:0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老艺人一般都有一百多剧目。被誉为“川剧梅兰芳”的筱垌凤一直在专研如何提高旦角角演员的水平,不断創新(提高难度)如白蛇的“站肩”、“绞颈”……以及各式水袖不断增强的“风卷残云”式……写出了《川剧旦角表演程式》。反观如今众多的“梅花”,部份都拿精典开刀、换个剧名,換个声腔就叫“创新”忽悠人。並没在挖掘、传承上下功夫。

 楼主| 发表于 2019-2-3 14:2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沈院长为发扬川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你们可以就事论事,不能人身攻击!

发表于 2019-2-4 12:2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莎娜琳 发表于 2019-2-3 14:28
沈院长为发扬川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你们可以就事论事,不能人身攻击!

说她对川剧作了很大的贡献,请问,体现在哪里?她对川剧不景气,作了哪些挽救工作?维护传统川剧,她又是怎么做的?她是国家级传统川剧传承人,传承了多少传统川剧 ?她是三度梅得主,唱得到多少传统川剧?还不如火把剧团的旦角演员戏路宽。她是川剧的领军人,但她唱的川剧没有川剧味道,使川剧都不姓“川”了,她把川剧领向了死胡同。她把川剧带出国演得火红,但对国内的川剧, 没有任何补益。况且在国外演出的 并非完整的传统川剧,还参杂了京剧,弄得来京不京,川不川的,还美其名曰是川剧的改革创新。本人说了这么多,没有半句人身攻击的话。本人讲的是道理,摆的是事实。请勿捞稻草。如果说得不对,请批评指正。本人的人身不受攻击。有法律保证。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