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纪委下发《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从2019年1月开始,全省利用6个月时间集中整治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督查检查过多过滥,过度留痕,滥用属地管理,宣传标语口号散滥等5个方面突出问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屡禁不绝,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刀,唯有抓住关键人、关键领域、关键环节,认清表现,完善机制,精准发力。 集中整治坚持以典型问题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密切聚焦脱贫攻坚、扶贫民生领域、扫黑除恶等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明确将贯彻落实不到位、执行政策变形走样、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情形作为整治重点,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强力整治。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方式,及时对照检查、落实整改,要求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多实地调研、少看总结报告,多有感而发、少念书面文稿,多小会短会、少开大会长会。为集中整治工作找到现实落脚点,集中行动打好“歼灭战”。 持续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为有效防止多头检查问题,纪委监委牵头建立监督检查联合工作机制,强化清单管理,开展入户访查,检查次数精简,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发挥巡视巡察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监督利剑作用,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存在问题及治理情况纳入党委巡察、主体责任检查等重要内容,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认真抓好纠治整改,举一反三,修订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堵塞制度漏洞,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治、改出成效。 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把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监督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通过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找准“靶向”,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严执纪问责通报。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行业、领域加大检查、察访、约谈力度,实施靶向治疗。 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多样性、变异性,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严肃监督执纪问责,形成宣传教育常态化,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打牢基层治理的基础。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要以务实作风推动基层改革的不断深入,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坚决与之作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