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如何张贴春联等
邛崃 古代美 编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眼看就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但是贴春联可是有很多讲究的,下面笔者介绍古人贴春联时的一些讲究,愿看则已,不喜勿纳。
一、如何区分上下联
现在的大学生不少人分不清上下联,这也不怪他们,因为教材上没有专门教授过。归纳一下,区分上下联有以下办法:
1、用平仄方法来区分
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三声或四声(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或二声(平声)。
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四声,即仄声),是上联;“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一声,即平声),是下联。
一般情况是这样,当然也有少数例外,不能一概而论。
2、按因果关系分
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因为只有“生意兴隆”这个“因”,才会有“财源茂盛”这个“果”。
3、用时间关系来区分
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为下联。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是上联;“迎新春”在后,是下联。
4、用范围大小来区分
一般情况下范围小的是上联,范围大的是下联,如常见的“家和国”之类词语,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二、上联在左还是在右
判断好上下联之后,该怎么贴呢?
传统张贴对联的口诀为:人朝(面对)门站立,右手为上联,左手为下联。
这有个前提:传统对联的横批也是从右到左写的,所以竖联也是从右到左的顺序。
不过,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很多横批都是从左向右写的,所以春联的贴法也相应的:上联在左,下联在右,适合今人的阅读习惯,但这不是古法了,属于出格的行为,建议不提倡。
三、贴春联的时间
民间有一种神话的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撕破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家家户户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等。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
四、“财”“福”倒贴有学问
“财”不可倒贴,财倒过来贴,表示把财倒光光的意思。
“福”字不可随意倒贴
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贴,有“迎福”和“纳福”之意,正贴以示庄重和恭敬。
福字倒贴的几种情况:
1、水缸和垃圾箱
由于水缸和垃圾箱里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倒贴福字。“倒”和“到”同音,用“福至”来抵消“福去”。
2、在屋内的柜子上。
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3、特殊情况
◆如果一年中有意外发生,希望转运的朋友可以将福字倒贴;
◆旧社会为了讨口彩故意将福字倒贴。
具体情形是这样的:
家中有才认识字的小儿,家人就故意将福字倒贴;唤过小儿问:咱们家福字贴得对不对?小儿说出:“福倒(到)了”的话,可得糖果一枚;
如小儿不幸说错:大人拿出预先准备好的草纸,将小儿嘴巴擦上一擦。寓意:刚才那句话不是嘴讲的,不算!而且事后立刻将“福”字正回来。
五、门神、招财童子如何张贴?
贴门神或招财童子时,注意两个门神(或童子)必须面对面(或说成脸对脸,亦或说成眼睛看着同一个地方),不能背对背。
张贴财神或招财童子时要让他们面对面(或脸对脸)
说明:以上观点,来自民俗,不喜勿纳。
2019-1-28
附:贴门神习俗传说
传说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命先生赌气,触犯了天条。玉帝命令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了脱罪,连夜入了唐太宗的梦里,向他求情,想让他在监斩的那日拖住魏征,李世民 见其态度诚恳可怜,于是答应了他,在监斩那日果然拉住魏征下了一整天棋,不料魏征突然倦极打了个盹,居然在梦里监斩了泾河龙王。
泾河龙王死后抱怨李世民不守信用,放了魏征去监斩,结果害了他,日夜在太宗梦中哭号,太宗夜不能寐,有人提议:让大将军秦琼 、尉迟恭持铠甲武器为他守门试试效果,于是李世民采纳了,当夜果然没有入梦,太宗一夜好眠,于是让秦琼、尉迟恭日日为他守门,结果俩个大将日夜不得休息而渐渐憔悴,太宗见其太过辛苦,于是便命令画师画了秦琼和尉迟恭的画像贴在门上。上有所好,下必效仿,于是门神就传到了民间,民间也开始张贴门神驱逐妖魔鬼怪了。
门神分为三种类型,有文门神、武门神、祈福门神。这三种门神里面如文门神就画一些身着朝服的文官,如天官、仙童、送子娘娘等。武门神的武官形象,就有秦琼、尉迟恭俩位大将等,武将门神通常被人们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为了镇住邪祟和灾星从大门进入,所以门神多手持兵器,如 刀枪剑戟 、鞭锏锤爪等。祈福门神就是福、禄、寿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