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腊八过完年意到。2019农历已亥猪年迈着雄赳赳的步伐正向我们赶来。新春佳节,是一年的终结,又是另一年的开始。儿时的记忆里,春节前每个人总是忙忙碌碌的,洗一洗被套窗帘,挑一挑新年新衣,算一算团聚的日子。备年货,也是其中的一件大事,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能忘却的情怀。辛苦工作一整年,备好了年货意味着今年是有收获的一年,意味着与家人共坐一桌的日子近了,意味着自己已满载热情做好准备迎接新的一年。如果说过年是一种仪式,年货,最先唤醒人们对年味的感知,浓浓的“年味”往往从年货开始。
备串串腊肉,祝福来年生活红红火火,有滋有味。近日,某小区居民家因晾晒成片腊肉而引起网友热议。腊肉,是中国民间喜爱的传统美食,也是人们相互馈赠的佳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上古夏朝时,人们于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而十二月叫做腊月。腊肉,是在冬天将肉类以盐渍经风干或熏干制成而得名。寒冬腊月,以“家”为社会组成细胞的中国人都会围坐在炉前灯下,吃腊肉,放炮竹,辞旧迎新。腊肉,以及各类腌制品的美味慢慢地已经融入了“家”的元素、家的幸福。想要做出“有味道”的腊肉,是要下凡苦功夫的,“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正如我们每个人,在一年的奋斗中锻炼自己增强本领,经过时间的沉淀,方可享受有滋有味的一年。
备杯杯美酒,祝福来年自己平淡之中又不乏浓香醇厚。“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据记载,秦朝开始,百姓过年要备好美酒和佳肴。十月收了稻谷,稻谷酿成春酒,人们便用这春酒来求长寿,过元日。在温暖如春的屋内,和亲朋好友围炉团座,欣赏着窗外的大雪纷飞,大家尽情地享用着醇香的美酒,酒至半酣,纷纷起身簇拥在厅堂之上,举起手中酒杯,齐声高喊“万寿无疆”。所有对新年美好的祝愿浓缩在小小的酒杯之中。当今时代,年关将至,家家户户总会备上一瓶美酒,与家人与朋友共享,敬家人,敬父母,敬朋友,敬知己。人们常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却不平庸,来年的自己需要在学生、生活、工作中如饮下的酒一般慢慢醇香浓厚,丰富多彩,彼时年少,莫负好时光。
备粒粒坚果,祝福来年亲朋好友团团圆圆,阖家幸福。从小到大,坚果是年关家里必备的零食,瓜子、碧根果、开心果、核桃……他们小小颗粒,却又果肉饱满,容易拨开直接食用。直到今天,家里还保存着父母年轻时购置的用来盛各类坚果的“糖碟子”,圆圆的器物如蛋糕一般被分为六块,以供盛放不同品种的坚果。来了客人,便先以此物招待,大家聚在一起,互相道着新年的祝福,品着美味的坚果,一颗颗的坚果里都包含着对彼此的祝福,祝福各位团团圆圆,平安喜乐。
备条条中国结,祝福来年祖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周易注》中说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最早的结绳为的是记事。中国人喜爱中国结,是因为中国结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民族特质。除夕夜有这样一个传统,长辈用红绳穿上一百个铜钱作为孩子的压岁钱,希望孩子可以长命百岁。今天的人们,过年前总会备上几个中国结,挂在门前门头上,最显眼的位置,寓意最深的祝福。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简单编制的中国结成了深厚文化的象征,大家通过它来表达对于他人的祝福和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祈盼,小小的中国结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情感,我想,这便是中华文化的力量。备下中国结,不仅是对自家的祝福,更是对我们亲爱的祖国的祝福,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需要我们每一位中国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民族精神。
各类年货当然还有很多,对联、炮竹、茶叶、鸡蛋……年货是过年的一个标志,浓浓的年味总是从年货开始。年味没有变淡,什么是年味?爱就是年味,想念就是年味,团圆就是年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