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纪委下发《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施意见》,明确督查检查过多过滥、过度留痕、滥用属地管理、宣传标语口号散滥等5个整治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全国发展的重心逐渐向农村转移,大量的物力财力涌至基层,乡村面貌、乡风民俗正发生日新月异的改变。可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基层管理组织,对上承接县级各部门建设管理任务,对下要解决当地百姓生活需求,任务繁琐、“压力山大”。
乡镇对此也只能是采取“一职多能”“身挑数职”等办法疲于应对。是何缘故造成如此局面?思来想去,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原因。
从现实情况来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有不同形式的体现。有的有的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大量人力物力耗费在文山会海中;有的将中央精神以“喊口号”贴标语等形式进行落实,表态多调门高;有的身居“机关大院”,不注重实情,热衷于“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在决策部署时不注重实地调研,制定的政策与现实严重脱节。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之所以屡禁不绝,最主要原因在于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扭曲导致脱离实际胡乱作为,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缺失。在日常工作中,只图正常推动工作,懒政怠政,遇到问题能躲就躲、推卸责任、不敢担当,思想上固步自封、行动上停滞不前。因此,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以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让领导干部发挥好“头雁效应”,自上而下,才能确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取得“疗效”。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要真正杜绝此类现象发生,正确引导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应当以身作则,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工作重心下沉,以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为己任。另外一方面,要注重调研研究,增强工作本领。在部署决策时要摸清基层实践,掌握第一手资料,不可认为阅历丰富,在办公室就如亲临现场。在调研过程中,更是要注重制定方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贻误工作,无法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会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造成政府公信力的丧失、党风不正、社会风气浮躁等不良影响。因此,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活动势在必行,要为之大大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