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每年正月十四过小年,除了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外,还有喂树、送虼蚤儿(即跳蚤)和撵毛狗的民俗。
过小年这天吃了午饭后,父亲一只手端着一碗用汤调稀的饭菜,一只手握着一把斧头,走到核桃树或者李树、桃树、梨树跟前,用斧头把树砍个口子,再把饭菜喂到口子里,直到园子里树都喂了,才算结束。这是祈祷今年的水果能够丰收。
过小年这天午饭后,母亲或者祖母就屋里屋外的地板仔仔细细扫一遍,把垃圾装进撮箕里,然后让我们几个小孩子提着,走到大路边上点着烧了的同时,还要大声地唱道:
“虼蚤儿公,虼蚤儿母,
河那边请你吃晌午。
酒也有,肉也有,
把你胀得爬起走。”
我们几个小孩子就这样扯着嗓子反反复复大声地唱着,一直唱道这一堆垃圾燃烧完了,我们也唱累了,才慢慢回家去呢。
这是诅咒虼蚤儿再也不会祸害自家人了。
喂了树,送走了虼蚤儿,最后就是撵毛狗了。大人提前给我们准备好了用柏树皮捆好的火把,点燃后交给我们几个小孩,嘱咐我们把长满茅草的田坡地坎一一点燃,火焰熊熊地燃烧起来,这就是撵毛狗。预示着今年的野兽再也不敢来偷吃家里养的鸡、鸭、兔等家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