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060|评论: 0

[原创·贴图] 驻村帮扶记(175)

[复制链接]

2019年优秀网友

【驻村帮扶记(175)】2019年2月28日,星期四,晴

(接上)

初五,岳父再次病倒。年前,岳父岳母同时住院23天。期间,和岳母关系亲密的幺外婆去世。腊月二十八,我参加完幺外婆丧事后赶到县医院接岳父母出院。转来回下寺时路过普安,车流如织,堵塞不通,改道走三江口老桥,从城北小学穿过新桥下往下普快速通道走。对面来车太多,遂避让到公路边沿上,刮上了一棵小树,造成前保险杠及副壳变形。赶到盘龙4S店维修,因为过年了,维修工部分休假走了。全面维修需要3天,只好简单处理一下,等农历二月份再来修理。回到下寺后,装上年货,又星夜兼程,赶回义兴老家。

岳父岳母与我父母差不多都到古稀之年了,岳母双目失明,儿女均不在身边,全靠岳父照料。年前的住院治疗,岳母恢复的较好。岳父主要是呼吸道系统问题,却错误地在心血管科治疗,这次住院后没几天,又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我们在老家原计划等身体好一点儿再回娘家去的,得知岳父病重后就马上赶到迎水了。

根据岳父的病情,我们决定送他到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又听说呼吸科的病床人满为患,非常紧缺。我叫妹妹联系了熟人,找了曾茄副主任医生治疗。

为了节约路上的时间,早一点的赶到市医院,我们先接岳父晚上住回下寺。

初六早上7点40分,一家三口带着岳父已经赶到了广元市中心医院住院部呼吸科,等待当天并不坐诊只是来查病房的曾主任。在我妹婿的姐夫小马医生和曾主任的安排下,岳父顺利入院。市医院与县医院不同的是,病房和过道里不能再添加病床,患者满后只能出院一人才能入院一人。岳父所在的病房还是一间重症监护室临时改建的,容纳了8位病人,基本上都是老年人,还有几位除夕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安置好一切后,留下妻子照顾岳父,我和女儿回到下寺家中。简单收拾一下,又赶回老家。因为第二天,老家要请几个还在家过年的青年人来搬移家具。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男人开车回家,到了楼下还要在车里坐好久?”有一个回答获得了高分点赞:“很多时候我也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在车上,一个人静一静,抽根烟,发会呆,这个躯体属于自己;但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我们把真实的自己藏在车里;打开车门出去,哪怕是哭着爬着,也只能把被人寄予厚望的身份扮演下去。”

我也深以为然,狗日的中年,说起来都是痛……沿着岁月的年轮,我们只能选择逆流而上。

过年那几天,我们围着火堆烧火,一个邻居聊起我儿时的伙伴L,依靠打工,后来开始承包建筑支木搭架,慢慢地发家致富了。他在老家最早修建新房,在大城市也购买了新房,手上还有几百万的资金。听得我父母都惊呆了。最近的十多年,我们老家村上的农民基本上都在苏州一带务工。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在新老县城购置新房,这两年又开始在老家修楼房。而我,可是当年村里响当当的“状元郎”,李家坡角儿头唯一读出书来的秀才。参工25年,辗转6处工作地,从一位教育工作者变成驻村帮扶人员。靠工资过活的我们,除去房贷、养车,加上家庭其它开支,微薄的薪水,一年下来,所剩无几,头上还得顶着养老、育儿和防病的压力。眼看着日渐老去的父母还没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作儿女的我们还要享受着他们的供给,心里难受之极。当年,我们家还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千元户”“万元户”,眼下,老家正走向贫困的边缘……

(未完待续)
20190228_7555563_1551352932862.jpg
20190228_7555563_1551352932979.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