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可能活在一个错误(不含贬义)的世界,比如说,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是以分数衡量人的,这样一来,得高分的某位同学就会很帅,那么这种帅其实很可能是帅错了,然后同学们可能会对他很有好感,这样看来,喜怒哀乐也错了。
情感错了,然后一路的经历,就是建立在错之上,导致今天喜怒哀乐的我们,还是喜怒哀乐错了。
社会的问题在于衡量,一旦衡量,个人的价值就全偏向于大多数人的价值,也就是说, 每个人都会失焦。
举例:我们大家很喜欢电视上的某位明星,可是他只是个演员,然而现在他扮演的角色,成了一种空壳的说说场面话的角色,也就是说,当我们寄希望于他时,他哪里有什么责任感,有的只是场面话。不是说他代表不了他自己,而是说他本来就没有自己,也不需要代表自己,他本来就是个演员嘛。(明星的空壳尴尬就在于此,一方面大众需要信仰,一方面信仰明星什么呢?除去好角色和好歌的脑海印象,在社会层面上,信仰明星的名字么?)
虽然我们可能活在一个错误的世界(因为合力与偏差所导致),可是我们可以错得这样有喜怒哀乐,无奈诉诸于命运,然而命运却说:“嗯,一,差不多,二,那怎么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