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819|评论: 2

[原创] 江苏如东计生比全国提早10年 提前20年老龄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5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全国提前10年实行计划生育,比全国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江苏如东,104万人口的县,近30万60岁以上老人正在寻找“寄托”之所,年轻人出走、生源锐减、劳动力短缺、城镇萧条等系统性问题已经暴露。

  一面是作为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一面是“老有所养”的人伦理念,这让如东成为未来中国的一个特殊观察窗口。

  计生比全国提早10年

  30多年少生近50万人

  如东县栟茶镇30岁的林俊,平时喜欢到县城看看电影,多年来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前不久,他偶尔到邻近的如皋市看了几场电影,散场后发现了差异:如皋的观众绝大多数比他年轻,如东的观众绝大多数比他年长;如皋城区到了晚上十一二点还非常热闹,如东的夜生活则相对冷清很多。

  如东县城里有一处最大的夜市,晚上聚在这里吃烧烤的年轻人并不多,更别说见到老人。很多店铺门庭冷落,老板闲坐着发呆。街上的人力三轮车夫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人。老人们一般不爱出门,本地的年轻人少,外地务工人员更少,街面上不见人潮川流不息的繁华,这才是现实。

  当地官方保守统计,三十多年来,如东全县少生近50万人,而另一面,这座当年的“计划生育红旗县”更早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老龄化的压力。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口学教授陈友华说,如东的计划生育,比全国要提早10年,“全国的计划生育是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1980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而如东计划生育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就走上正轨,实现了低生育水平,80年代就走上严格的计划生育道路。”

  如东这样的案例是中国过去30年的缩影。陈友华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计划生育是因果关系,“计划生育会促使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速。”

  年轻人越来越少 全县中小学总数10年减半

  在陈友华的理解中,导致如东老龄化提前的因素除了计划生育外,教育因素占30%,经济发展因素占20%。

  陈友华自己就是考上大学离开了如东。参加高考的大多是十七八岁的青年,“分母减小,老年人分子却没减,人口老龄化就更加严重了。”陈友华说:“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少生优生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导致人口老龄化。”

  早在1993年,陈友华就私下提醒如东计生委的工作人员要适度放松对生育的管制,但没人理他。回乡的年轻人越少,再下一代的年轻人就更少。如东县教育局副局长于建华说,如东“从2000到2010年,全县中小学总数减少了一半”。

  如果政策允许 大家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

  陈友华说,在这个世界上,孩子代表未来。孩子多不一定有未来,孩子少一定没有未来。如果政策允许,大家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人口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其他的发展都建立在人口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因此,如东人一定要把政策允许的孩子生下来。在现代社会,孩子不仅仅是私人物品,更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孩子的养育成本很高,这些成本全由个人承担,会极大抑制百姓的生育行为,从而危及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要建立一个生养成本补偿机制。

  如今,这个当年最活跃的“计生红旗县”也更早更强烈地感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官方文件这样说:“由此引发的劳动力短缺、婚姻挤压、生源、兵源等问题,也使未来我县人口问题变得更为错综复杂。”

    南通地区人口负增长已经二十年了啊。没啥奇怪的,一个地方,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是60岁以上老人,着实可怕啊,如东一直是南通最弱县,和计划生育太狠也有一定的关系,一个地区的发展主要就是靠中青年。

    看到资料,1956年如东出生43259人,2010年出生5755人,到2030年,如东60岁以上的老人将占总人口的57%以上。世界第一。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3-6 16:1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如东县掘港镇五总村68岁的顾明桂在黄豆地锄草。李响 摄

     江苏省如东县栟茶镇30岁的林俊,平时喜欢到县城看看电影,多年来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前不久,他偶尔到邻近的如皋市看了几场电影,散场后却发现了差异:如皋的观众绝大多数都比他年轻,而如东的观众绝大多数都比他年长;如皋城区到了晚上十一二点还非常热闹,如东的夜生活则相对冷清很多。

  差异的确存在。如东远比如皋“老态”,早已迈入老龄化社会。可以看几组数据:去年如东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8%,新生儿5000人,而今年新增退休人员就近6000人;因生源不足,如东的高中已从9所减为7所,并即将减至4所……

  截至2013年底,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02亿,老龄化仍呈加剧态势。当下的如东,正是中国很多城市的未来。

  中国最“老”的县

  位于黄海之滨的如东是传统农业大县。记者近日在如东乡村采访时发现,在田间地头劳作的都是六旬以上的老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滕金奎说,返乡的农民工,大部分是由于年龄和体力原因“干不动了”,一些建设工地为了安全,也明确不要高龄工人,他们只能回家种地。

  老人在田间劳作并不算新鲜事,关键是,他们的子女大多数都没有再回来的意愿。县人社局副局长徐进张是新店镇曹庵村人,他家前后20多户,孩子全都考出去了,没有一个在本地就业,大量农房空置。“三四十年后,这辈老人走后,村子也就空了。”徐进张说。

  南通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级市,早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17年。如东则是南通地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县。由此推断,如东很可能是中国最“老”的县。

  为什么如此之“老”?如东人分析不外乎三个原因:计划生育、教育、长寿。

  如东一直是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一胎化政策”在如东深入人心,稳定的低出生率导致如东人口连续十多年负增长。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如东比邻近的如皋,少生50万人左右。

  县计生委副主任顾溯溯说,如东从1997年就开始人口负增长,三次普查数据分别为111.6万、108.5万和99.6万人,人口规模不断缩小。

  良好的教育,还促使如东每年输出大量优质生源。县教育局人事科科长杨兵说,如东每年输出优质生源三四千人,但学成回乡的不足20%。尽管地方对回乡就业创业有各种优惠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长寿也是如东老龄化加剧的重要原因。2011年,如东成为全国第21个“中国长寿之乡”。随着医疗保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预期寿命将继续提高。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进一步助推了如东的老龄化程度。

  压力无处不在

  走在如东的城市和乡村,看一看,未必能感觉到老龄化的压力;聊一聊,压力就无处不在。有时,这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

  20岁的刘心雨去年考上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还没有什么生活压力,因为他父母正当壮年,各有不错的工作,生活也算宽裕。再往上,还有68岁的奶奶、69岁的爷爷,90岁的曾祖父和91岁的曾祖母,可谓四世同堂。虽然所有长辈将来未必全靠心雨养老,但从常人看来,仅这一家庭结构,便有足够的压力,因为他是家里的独苗。

  “长辈身体好,是我们的福分。”心雨的父亲刘爱国说,他这一辈,从没想过要把父母送到敬老院,“但下一辈,就不敢奢望了,因为孩子的压力太大,最起码要面对4个老人。”

  “大不了,到时候把父母接到我那边去。”刘心雨很喜欢大家庭的氛围,暑期在家,众多长辈簇拥,他依然像个孩子。心雨奶奶那辈的兄弟姐妹很多,每到过年,在他家吃饭的人多达二三十号人。但到他这一辈,每家都是独生子女。“将来谈恋爱,对方必须孝顺,否则免谈。”刘心雨说。

  很多人认为,如东并没有因为控制生育而实现“快富”的目标,反倒造成了“人财两空”。如东崇教,即使农民,只要孩子愿意上学,砸锅卖铁也要供,如东的升学率一直领跑江苏。待孩子学成就业后,父母大多会倾其所有,甚至贷款帮孩子在外地买房。“如东每年平均有三四千名学子在外地就业,每套房子都在百万元左右,仅此一项,每年从如东外流的资金,便多达三四十亿。”徐进张说。

  尽管国家实施了单独二孩政策,但如东人生二胎的意愿却特别不强烈。县计生委去年对全县符合生育政策的2.8万多对夫妇进行调查,有生育意愿的仅有11.6%。自江苏省修改计生条例,明确“单独”家庭可生二孩,如东经过计生部门审批的只有40多对。

  “不是不想生,主要是精力不够。”在县统计局工作的36岁的陈旭说,生个孩子绝不是添双碗筷、吃饱穿暖就行,还要培养教育,“现在一个孩子都忙不过来,谁还想生第二个?”

  “我们已经感到担忧和恐惧”

  如东的老龄化,已经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重压力。

  “我们的中学数量一直在减少。”如东县教育局副局长陈建所说的现象,在记者意料之中,但数字变化之大,却出乎意料。

  2010年前如东还有9所高中,到2010年只剩下7所。今年这7所高中又有3所停止招生,两年后全县将只剩4所。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生源。

  生源的减少,同时也反映出如东劳动力资源的严重缺乏。引进的很多大企业,常常招不到足量的工人。“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招工缺口达3000人,三一重工在如东新建的工业园,又要招工一两千人,去哪招?”徐进张对此一筹莫展。

  劳动力匮乏,人口素质还在不断降低。杨兵说,这些年如东能考取顶尖高校的孩子明显少了,而且考取大学的多是公务员或教师的孩子,农民和企业职工的孩子考的学校都不太好,说明人口素质在下降。

  最令当地烦心的,是养老金的捉襟见肘。县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主任沈小骏说,老龄化使得当地劳动人口比重下降、赡养比上升。如东缴纳养老保险与养老金领取者的比例,目前已是2.74∶1,即2.74人供养1人,而合理的赡养比应该是4∶1。“随着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大,支付范围和标准不断提高,企业和参保人员的负担也将进一步加重。”沈小骏说。

  “我们已经感到了担忧和恐惧,因为老龄化的步伐太快了。”如东县政协主席陈建华把老龄化问题作为本届政协工作持续重点关注的课题。“谁来种地”已不是陈建华所思考的问题,“当亲人老了,我们该怎么办”才是问题所在。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