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17年年底,网上突然曝出,说是我们西南地区常吃的折耳根,含有马兜铃酸这一化合物,会破坏肝脏、肾脏而致癌。一时间,这一话题进而演变成了对传统中医的讨论。贬中医派认为,中医是靠千百年流传而来的经验,没有科学依据;挺中医派认为,中医方能治本,从源头根治疾病……
对尚存争议的,而我又非专攻者,所以以上且不论。
今天,又在网上看到一则“喝了一两多自制泡酒 泸州84岁老人中毒住进医院”的新闻,说的是老人喝的泡酒药材中,草乌含有毒成份——乌头碱。好像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里,人们总是热衷于用各种各样的东西来泡酒喝,诸如常见的梅子、枸杞一类,甚至烙铁头、雷公虫,不一而足。于我而言,梅子酒、枸杞酒还能喝一喝,但对用那些看着都令人胆战心惊、不寒而栗的动物来泡的酒,是决计喝不下的。
这新闻里,老人用来泡酒的草乌,虽是中药,但不常用,在我们泸州也并不常见,他是从何处听闻并用来泡酒的,不得而知。再来说发生我身边的事情:早些年,我姨妈不知从哪里听来的,说我们那里的一种叫“臭草”的植物,它的根用来煎水服之后能治牙痛,于是病急乱投医的我妈拿来吃了之后,牙痛就真的好了;又一次,我姨父脚扭伤了,听人说拿酒烧烫之后,在扭伤处用力擦抹即可医治,结果反被烫伤起了泡。
民间流传的许多偏方,如果用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研究,肯定有其科学性;但是,又因为偏方,多数情况下是口口相传,在流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差,有时产生反作用甚至更严重的后果,也并不难理解。所以,在现在网络方便的时代,多问问、多求证,总是好的。最不济,百度百科里,那些锁定的医学、药学类词条,权威性、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还有两件我至今都觉得很神奇的事:一是爷爷还在世的时候,他的一个叫“接骨斗榫”的技能。方圆几里内的人,摔着、磕着、碰着之后,很多都会来找他医治。有时很明显的骨头错位、肿得老高,痛得直冒冷汗的那种,在他一番按压、扭动之后,再喷上冷水包扎起来、找几付草药回家敷几天,休息几天或十几天就好了。比起现代骨科的剖膛破肚、在骨头上打洞来,简直轻松太多。可惜随着他的去世,这技能也就失传了;二是我一个表弟,大概才一岁左右的时候,屙不出来尿,他爹托关系找了一个外科医生,那医生认为他是因为包皮过长才尿不出的,一刀下去就把他包皮割了。结果却还是尿不出来,尿液在体内累积,把肚子都胀起来了。又去找医生扩尿道(可自行搜索“尿道扩张术”),且在不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总之看着都痛得不行,结果效果还是不好。再后来,找了老中医,说是什么食热郁积导致的,吃了两付中药就好了。
我并不是要宣扬中医比西医好,只是觉得没有搞清楚病症的情况下,一味动刀,人太遭罪了。又或者说,在有更好的医治方法的情况下,尽量少动刀。人嘛,毕竟爱美,都不想留疤。再者,医生水平也良莠不齐,有时碰巧遇上庸医,严重的导致余生的遗憾,更甚至直接失去了生命,也未可知。
还有一个嬢嬢,0几年家里经济压力大,不知从何时起,靠着祖上传下的胃病偏方,在周边几个乡镇四处吹嘘她能治胃病,随便几包药就要价几百。久而久之,很多人都知道她“能治病”,找的人也不少,搞了很多钱。之所以要说她是“搞钱”,是因为她给人的药,不外野兰荞粉和炒米面,为了充量甚至掺些黄色的沙石面进去。还会去买些止痛胶囊,去掉外壳之后给人服用,别人问她为什么这么苦,她居然说良药苦口。即使是熟人、朋友,也照整不误。
人不可全信,东西也不可全吃,且行且吃且珍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