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755|评论: 1

[文朋诗友] 愿吾国人,毋忘李定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1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任何时代,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有些岔道口,走错一步,足以影响一生。尤在明清易代之际,很多人的选择令人喟叹。然而,有一个人,关键时刻的每一步都问心无愧,一生都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顾全大局,他就是李定国。
李定国人生中的第一个岔道口是十岁的时候。王朝末世,摆在底层灾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做安安饿殍,二是奋臂起事。据王夫之《永历实录》,李定国“十岁为张献忠所掠”,明清士大夫向来瞧不起“流寇”出身的官员,王夫之应该是在为李定国“洗地”,但从李定国的后续表现来看,他应该是主动参加的,这体现了他反抗压迫的精神。
李定国人生中的第二个岔道口是张献忠兵败身死之后。面对清军和南明军队的夹击,他和大西军选择了联明抗清。当民族压迫代替阶级压迫上升到主要矛盾时,他能够洞悉大势,迅速调整战略方向。明朝养士三百年,而降清的士大夫如过江之鲫(降清的藩王就不说,和猪没有什么区别),最后给南明撑场面的却是“海盗”的儿子和“流寇”的儿子。
李定国人生中的第三个岔道口是遭到义兄孙可望猜忌的时候。为了避免出现同室操戈的局面,他选择去光复两粤,这种胸襟和器识非常人所能及,即便饱读圣贤书的史可法也因门户之见而主张不立小福王,从而导致弘光朝出现四镇跋扈自雄的局面。
李定国人生中的第四个岔道口是永历死后。反清复明的旗帜没了,他麾下的将兵亦所剩无几,英雄末路之际,面对清廷的招降,他也无动于衷。当然,李定国也有缺陷。在孙可望降清之后,他对旧日的战友们充满忌惮,甚至对义弟刘文秀也一样。
那么,应该如何评价李定国呢?
南明史大家顾诚在《南明史》一书中写道:“他的英名永远光照史册,激励后世的人民为反抗压迫和民族征服而献身。李定国的一生应该充分予以肯定,封建史籍的作者一般也给以赞许之词,但他们所赞许的是李定国后半生的‘改邪归正’,实际上李定国在明末是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清初是抗击满洲贵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统治的杰出统帅。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在明清之际各方面的人物当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颗巨星,其他任何人都无从望其项背。”
在此,顾城批判了明末的暴政和清军的屠杀,肯定了李定国反抗压迫的精神。是以,我们今天追怀李定国,内心召唤的应该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世界,而不是利用现实中或历史中的民族矛盾,驱赶本族本国人民为炮灰,奴役他族他国人民的大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
从明清易代的惨祸中,汉族应当认识到作为被征服者、被压迫者的自己,从而取得对被征服者、被压迫者的共情,而不是陶醉于作为东亚大陆的“天然”主人、理所应当地享受四方朝拜的自己。
就此而言,章太炎在20世纪初说的“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这句话,完全可以扩展成——愿吾国人,毋忘李定国。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3-12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