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相信很多人都被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食品安全事件给刷了屏。
刚刚看到新浪话题#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安全问题#阅读量已经到了592.9万,讨论量2378,如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多家主流媒体已介入报道。
百度发现,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是一所是集小学、初中和高中于一体的12年多学段民办性质的学校,实现了3-18岁教育无缝连接。学校还曾获得“四川省AAA信得过单位”“社会满意的明星学校”“中国十大杰出民办学校”等荣誉,此刻看来,无比讽刺。我只想说,暂且不论学校获得的荣誉是否名副其实,但是这3-18岁的义务教育年龄段学生无差别“毒害”倒是完成的“质量”很好。
这所学校收着高昂的学费,却长期使用三无产品、冻肉烂肉、霉变食品。甚至于,在事件真相被曝光后还企图转移证据,毫无悔改之意。这样的现象必须要彻查,绝不能姑息。
学校食品安全是一直都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此次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被曝光的食品安全严重问题也暴露出了相关部门的监管漏洞。首要任务,自然是做好相关涉事部门、领导、企业的问责处理,同时彻查“德羽”所负责的所有学校及企业的食品安全质量,并做好通报。
但我个人认为,这起事件暴露的最大问题,还是在于相关部门的日常监管不力。因为学校相关制度、加工操作过程、清洗消毒、供货企业、食材来源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造成最后的严重问题。再说,此次事件不是突然爆出的,是已有一段时间的现象。那么相关部门的投诉机制是否存在问题?日常民意反馈机制是否存在疏漏?
我想,类似这种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曝光,不光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处置问责,更是需要反思日常督查及通报机制的完善与否。
毕竟,一切的事故,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防患于未然。
================================
编辑备注:温江区教育局https://img.mala.cn/common/c8/common_2_verify_icon.gif、温江市场监管局https://img.mala.cn/common/c8/common_2_verify_icon.gif分别于3月19、20日回复,内容见3、4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