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内战和团结抗敌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1932年7月成立生活书店,邹韬奋任总经理。生活书店成立后,团结了一大批进步的作者,短短几年,使其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扩展到56家,先后出版数十种进步刊物和包括马克思主义译著在内的1000余种图书。
1933年1月,邹韬奋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不久被迫流亡海外。1935年8月回国后,邹韬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上海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同年12月,《大众生活》周刊发行量达20万份,打破当时中国杂志发行纪录。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邹韬奋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上海沦陷后,他转至武汉,继续主编《抗战》。武汉沦陷后,到重庆创办和主编《全民抗战》。这些以抗战为主题的刊物和生活书店的出版物,在广大读者中间唤起了巨大的爱国热情,把一批又一批青年引上革命道路。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当局加紧了对他的迫害,使他再次被迫流亡香港。1942年秘密赴广东游击区,并辗转来到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后因病被秘密护送到上海治病。
病中,邹韬奋口授遗嘱,再次表达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和要求:“此次在敌后根据地视察研究,目击人民的伟大斗争,使我更看到新中国光明的未来”,并“请中国共产党中央严格审查我一生奋斗历史。如其合格,请追认入党”。1944年7月,邹韬奋在上海病逝。9月28日,中共中央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对其一生及其从事的事业给予高度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