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那篇《我倒认为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这份检测报告可信》文章推送后,不少读者在后台留言,提出了质疑,认为当地没有公布金葡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指标,而选择性地公布重金属等理化指标,这是在“偷梁换柱”和“有意误导”。 [img][/img][img][/img]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只不过我离事件发生地成都有点远,很多分析和判断还是限于网上零零总总的信息层面,不太好做综合判断,因此文章成文后一直放在草稿箱里,没有推送。 [img][/img] 今天时机正好,成都方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回应了舆论关切,有些信息有了较为全面而充分的对称比较,有人捏造了抹姜黄粉、撒红曲米、制造食材霉变等假照片,有人散布了“家长到学校打工卧底一个月”等假消息。 [img][/img] [img][/img] 那就接着上篇,继续来说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食材这事吧。 舆论质疑的金葡菌、沙门氏菌、大肠菌群等等指标属于微生物指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需要实验室的培养,不可能像重金属、添加物等理化指标出具的那么快、那么迅速,一般来讲最快也要5天,通常需要7-10天。所以,我认为温江区市场监管局之前公布的理化指标报告,应该是所有送检报告中出来最早的那一批。 网上有很多人认为当地根本不用检测重金属、非法添加物等这些理化指标,这是在浪费资源、浪费财政。这应该算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对食品安全检测“最外行”,对食品安全最不负责任的观点了。 重金属含量、非法添加物等理化指标直接关乎到学校供给整个学生群体的食品原料是否含非法添加物、是否含致癌物、是否含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是我认为整个食品安全检测中最关键的指标,如何能不检?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加了苏丹红的辣椒酱,喂过红雀石绿的水产品,泡过硫酸亚铁的臭豆腐,看得都很新鲜,实际上却是毒药,如何能不检? 心平气和地讲,理化指标合格,至少还是能给学生家长一点心理安慰,最起码供给孩子们的食材原料中没有重金属、没有苏丹红这类非法添加物,没有有毒有害物质,不是吗?否则不仅是涉事家长会心理奔溃,整个社会都会忧心骤起。
事实上,微生物指标主要是用来判定送检样品代表的食品批次,是否存在人为污染操作的可能,比如,食品是否生熟混放,原料储存是否合格,制作过程中是否存在交叉污染、厨师个人卫生习惯如何等等,更多的还是属于操作层面,也就是学校食堂的日常管理是否规范。 至于温江市场监管部门之前公布的理化指标为何会引起整个舆论的连续不适观感,可能是因为我们已经被事件引爆后的大量焦虑、不满情绪因子所影响,产生了潜意识的抵触情绪。 而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为何不等微生物指标出来后一起公布,我想应该是真的被舆论逼怕了,太急于想用最早出具的理化指标合格来安抚舆论焦躁的情绪,却没曾想掉进了另一个“质疑”旋涡。这就是互联网舆论的一个共性特点,当事件迅速引爆全网负面聚焦,舆论根本不会如你所愿地按照“理化检测报告合格证明了原料没有重金属,没有有毒有害物质,所以可以暂时放下心”的思维去理解,而往往会按照“你出具检测报告合格是不是在说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没有问题?”你们这帮官老爷为了替这帮孙子隐瞒真相无所不用其极了”等对峙性思维去联想、去判定,这时候再加上一些似是而非的“偷梁换柱”“有意误导”的猜测性传言,很容易形成一股更大的次生舆情旋涡。 所以,对当地而言,这是一堂现实而生动的舆情课。 [img][/img] 最后,就事件而言,我还是坚持这个观点。1.煽风点火、借机生事的造谣传谣必须严厉打击,其中对事件中发现的疑似制作虚假食材蛊惑公众的要追查到底;2.学校食堂管理不是小事,透明厨房、家委会监督等针对性举措可以借机推出,让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治理;3.问责涉事学校、教育局、市场监管局,不冤,万望其他地区、其他部门引以为戒,食品安全无小事。 好了,解惑完毕,信不信由你! https://mp.weixin.qq.com/s/hZ-IK2-3rajQ0htyRxgTj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