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慈寺位于成都市武侯区剑南大道北段899号,它就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崛起的、由藏王敕封的黄教庙宇——近慈寺。
近慈寺的寺名由来:据《成都市民族宗教志》、“近慈寺碑”、“近慈钟鼎刻记”记载:近慈寺原属四川省华阳县“濯锦厢”故址,后被一张姓人家所辖,其妻吴氏,有一独子出家为僧,法名智繝,后因其夫张氏寿终,吴氏无人照料,族人劝其出家独子智繝还俗侍奉慈母,智繝深信因果,道心坚固,遂将家产、房屋、土地变卖,全部捐助兴建寺院,这样既能亲近侍奉慈母,又能大力弘扬佛法,遂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建成寺院,故名近慈寺。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真悟和尚重修近慈寺。乾隆十五年(1750年),星章大师将近慈寺培修为成都城南一大名刹。同治四年(1865年),慧思法师将近慈寺交由文殊院落云法师接管。光绪三年(1877年),文殊院法基法师、悟修法师再度重修此寺。清末民初,战乱纷起,寺院遭到严重破坏,一度残破凋零。
1937年,文殊院方丈法光法师将近慈寺供能海上师创办“近慈护国金刚道场”,上师先建说法堂、大威德殿及僧舍, 1938年3月率弟子正式进住。1940年建宗喀巴大师殿、藏经楼,1941年建护摩坛,1942年建沙弥堂,至1945年译经院完建时,近慈寺已是殿宇重重,一派兴旺景象,成为内地首创的格鲁派金刚道场。能海上师一生所建道场众多,但都以此为根本道场,后于各地兴办的其他道场,皆以近慈寺为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