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人曝料有工人身份人员进入参公登记,那应该就不会空穴来风。本来这一次参公登记就存在很多操作上的漏洞,如聘(录)干部文件只要复印件,同时还呈报单位自己复印去,在当今制造假钞票都几乎乱真的时代,难道连假档案都做不出来吗?此为漏洞一;由于时间要求紧,人事主管部门基本上未对本次登记身份认定的复印件做核对,此为漏洞二;某些人事部门经办人员由于素质低下,抵不住权钱的诱惑,主动包庇;此为漏洞三;市级人事部门由于人手紧,根本无法进行人员身份核对,基本上是凡报必过,此为漏洞四。因此,我个人认为,由于时间紧、涉及面宽、加之过去也有违规转干的问题,请人事部门干脆由各参公单位自己直接申报参公登记人员,人事局只把关各单位的编制总数及工勤编制人数。只要在编制内、按比例确定工勤编制人选,其他人员一律都进入登记范围。这既有利于和谐,也有利于各单位开展工作,避免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