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是“愚人节”也是“降价日”!
这可不是在忽悠你~
汽车降!油价降!
苹果中国全系产品降!
天然气降!电费降!
......
众智联邦小编有点疑惑了,为何降?
为何降?
皆因增值税税率下调!4月1日起,增值税迎来大规模减税,主要内容包括四项:降低税率、扩大抵扣、留抵退税、加计抵减。
在降低税率方面:适用16%税率的项目改按13%税率征税,主要涉及制造业等行业;适用10%税率的项目改按9%税率征税,主要涉及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基础电信服务和农产品等货物。
在扩大抵扣方面:首次将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纳入抵扣范围。比如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火车票、飞机票、汽车票等客票。同时,将取得不动产支付的进项税改为一次性全额抵扣。
在留抵退税方面:留抵退税扩大到全行业,纳税人只要符合条件,其新增留抵税额可以退还。留抵税额,是指纳税人销项税额不足以抵扣进项税额而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通俗来说,之前留抵税额只能等到结转下期抵扣,现在则可以退税,能缓解企业资金占用压力,直接增加企业现金流。
在加计抵减方面:对主营业务为邮政、电信、现代服务和生活服务业的纳税人,按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谁受益?
全民受益!不论是公司和个人都会享受到4月1日增值税税改红利。
对个人来讲:日常消费品降价明显!(此处省略万字长篇大论,直接拿数据说话)
油价降↓随着成品油增值税率由16%降低至13%,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25元和200元。据多家分析机构测算,折合92号汽油每升下降0.18元,0号柴油每升下降0.17元。
苹果降↓苹果中国调整了旗下产品的售价,原因是制造业增值税由此前的16%降至13%。iPhoneXS系列和iPhone XS Max系列便宜了500元,iPhone XR系列、iPhone 8系列和iPhone 7系列都便宜300元。iPad、Mac、AirPods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价。
汽车降↓一汽—大众品牌全系降价,最高降价8000元。奔驰、宝马、沃尔沃、捷豹、路虎等豪车品牌也下调建议零售价,最高降价8.5万元。
电价降↓国家发改委发文(发改价格〔2019〕559号)要求:电网企业增值税税率由16%调整为13%后,一般工商业(居民、农业、工业和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据测算,全国平均每千瓦时降低8分钱以上。
当然还有很多商品降价,受文章篇幅限制,就不再一一赘述。可能会有很多较真用户会说,诸如苹果手机、汽车等商品市场行情本就不好,现在降价无非是想低价换来客户。但...增值税不降,他们会如此爽快降价???
对企业来讲:税改红利实实在在,现金更充足!
税率降↓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由16%降至13%,交通运输和建筑等行业增值税税率将由10%降至9%。制造业和小微企业是重点减负对象!结合年初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降税实实在在!
税负降↓税率下降,直观来说产品增值部分的税负下降。同时,各环节中占用的资金也下降。
这次降低增值税税率对于上游的企业来说,它们由于产品的销项税额减少、整体定价调低,利于销售。与此同时,下游企业需要负担的进项税额减少,使其资金流动性增加、提高偿债能力,进而提升了商业信用,增强融资能力。
可能会有一些较真的企业朋友会说,你说的那么厉害,我怎么没享受到?合理合法合规经营了,能享受不到?多反省一下自身,有些行为风险太大了!不信接着往下看???
减税降费,不打折扣!
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国家也是拼了!
严禁集中清缴社保!3月5日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稳定现行征缴方式,各地在征收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不得自行对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3月26日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各地不得采取任何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不得自行对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确保职工社保待遇不受影响、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一月两次发声,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严查第三方借减税降费谋利!3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警惕借减税服务巧立名目乱收费,不论哪里出现这样的苗头必须坚决打掉,决不允许以任何名目揩减税的油。3月29日国税总局发文(税总发〔2019〕44号)明确:坚决查处第三方借减税降费服务巧立名目乱收费行为,重点排查是否仍存在第三方平台违反自愿原则强制纳税人购买增值服务;是否存在服务单位借销售税控专用设备或维护服务之机违规捆绑销售设备、软件、其他商品;是否存在第三方利用垄断地位乱收费谋取不正当利益;等等。
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应改尽改、应废尽废”!3月26日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加快清理修改相关法规制度,对妨碍公平竞争、束缚民营企业发展、有违内外资一视同仁的政策措施应改尽改、应废尽废,年底前实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全覆盖,今后涉企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都要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建立投诉举报、第三方评估等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排除或限制竞争行为,不保护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