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9年,不知不觉中又老了一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养老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2018年10月,清华大学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和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和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以及腾讯金融智库联合发布了《国人养老准备报告》,调研范围覆盖了除香港、澳门、台湾以外的31个全部省、市、自治区。
多数人并未规划好
根据报告所述,如果将退休规划的完善度按1-5分打分(5为很完善,1为很不完善),受访者的平均值仅为1.8,且约50%的受访者承认自己的退休规划很不完善,只有约5%的受访者认为很完善或者比较完善。
问卷题目:“您是否规划过自己退休后的生活?”
退休规划的核心:财务准备。
为确保将来有一个自立、舒适的退休生活,从现在就要开始理财规划。
决定居民养老生活的品质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完善的医疗服务
良好的居住和服务设施
良好的自然环境。
而能否实现这三个方面的均衡取决于如何选择养老方式,调研结果显示受访者选择的养老方式主要为居家式、社区式以及养老院。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从2000年起,社会老年抚养比(65岁以上老人数量对劳动年龄人口比率)在不断上升,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至17%。
目前,“80后”这一代人父母已经进入退休年龄,80后群体既要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又要赡养父母,而“90后”这一代人则出生在更为典型的“4+2+1”的家庭,这一代人,有着更为开放的生育理念,无形中也加剧他们的养老压力。
当提到居民个人是否应该对自己退休后的收入负责时,48%的受访者表示完全赞同,有11%的人则表示完全不赞同,在1-5分(1为完全不赞同,5分完全赞同)的打分制度下,平均分为3.8。
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于自身养老的责任。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
社会养老保险一枝独秀
2017年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6614 亿元,其中征缴收入34213 亿元,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0424 亿元,当期发生征缴缺口6211 亿元,征缴收入占支出比例为87.78%。
注意到当前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平均收入替代率(占)尚不足50%,因此对大部分人来说,仅依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难以达到预期的退休收入水平。
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是指社会成员的老年经济保障应该由政府、企业和个人来共同承担。政府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计划通常称为第一支柱,企业为员工设立的各类退休计划、企业年金计划等为第二支柱,职工个人购买的养老年金保险、养老基金、相关的银行储蓄等为第三支柱。
商业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它是年金保险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为退休金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
商业性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这样,尽管被保险人在退休之后收入下降,但由于有养老金的帮助,他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要实现养老无忧,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备独特的优势。
自主规划性较强,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支出情况选取适合自己的保障计划。
给付可预期、保障稳定的养老金收入来源。
灵活性较强,为客户提供了多种选择。
保险资金运用稳健,兼顾安全性与收益性。
可见,商业养老保险可以说是个人理财养老的最佳选择之一。通过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而获得的养老金只是全部养老规划的重要一环,不妨和房产、基金等其他投资工具搭配使用。所以在选择养老保险计划时,应充分考虑目前的收入水平,并结合自己的日常开销、未来生活预期、通过膨胀等因素,做出合理的选择。
养老目标基金
2018年8月6日,证监会审核通过首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的注册申请;随后在10月22日,证监会又审核通过12只养老目标基金的注册申请。截至2018年末,首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中,11只发行收官,10只正式成立,首募规模近35亿元,认购户数超过56万。
养老目标基金是指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鼓励投资人长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资产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资组合波动风险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
采用目标日期策略的基金,应当随着所设定目标日期的临近,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权益类资产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这一点是考虑到,随着养老目标基金购买者越临近目标日期(即退休日期)对于风险的承担降低,风险厌恶度提高,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房产养老
很多国人一提起养老,首先会想到房子。房产作为家庭资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未来的养老生活中,会给与相应的支持。然而,只有房产配置一种方式,或配置高额的房产,是不是一个合理养老规划呢?
一个地方的经济看房产便知。房产拉动中国经济,房产是经济的试温计。政府财政靠高地价,高地价带来高房价。2015年,中社科院发布,地方政府总资产108万亿,负债达30万亿。这个缺口怎么补充?当然是抬高地价、房价,补充负债30万亿。这就相当除去正常税收外,额外征收“地方税”。
未来中国经济实力真正提升后,政府就不再依赖房产了。房价冰点到来时,风最大的地方,也是最危险的地方。未来单一性持有房产,是安全系数极低的风险配置。房产流通周期长,未来不再增值,投资弊端尽显。
在当前政策导向已经朝“房子是用来住”的倾斜的大环境下,以及明确进入立法程序的房产税法,房价的不确定与未来个人养老需求的确定性,是不能将房产作为主要养老规划重要配置的关键原因。
你的养老,如何规划?欢迎咨询烁德懿和金融理财顾问,带给你更多养老规划的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