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道佐地名的由来
凡丁
由于明末清初“张献忠剿四川”,以及平叛张献忠之战乱,造成道佐地方乃至邛崃、成都、四川的大片土地人烟绝迹。虽然战乱之后,道佐有商姓人氏返回原籍,但那是极个别的现象,而绝大多数是来自省外各地的移民,他们不知道初来咋到的道佐地方地名,更弄不清楚此处地名形成的历史,于是依据自己对落籍地方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建筑遣存,甚至草木竹石的特征观察认识,浮想中还掺杂一点思乡情节,于是产生出新而丰富的各色地名。
比如:挖断山、寨子山、娄子山、寨沟、河沟、消水沟、干溪沟、燕子沟、石笋、官顶子山、枇杷山、方岩岗、石卡子、大干岩、小干岩、瓦窑凼、吃水凼、紫柏树、大柏树、桃子弯、大林头、青冈林、华棲槽、勃勃(薄薄)洼、篁桶洼、秧草坪、茅草坪、瓦渣(子)坪、安基坪、望乡台、砖桥、高桥寺、鼎锅寺、“倒坐庙”等。
其中:“勃勃洼”是因为这片洼地长有许多薄荷,便用家乡发音“勃勃”命名;“簧桶洼”是这处洼地似簧桶;“秧草坪”、“茅草坪”是因荒芜后各自长着秧草、芧草;“瓦渣坪”指废墟;“砖桥”是因为它是用砖砌的;“高桥寺”是因为这座寺庙的下边有一道高高的桥;“鼎锅寺”是因为有一尊神像顶着或拿着一件形状像鼎锅一样的法器或容器;“倒坐庙”则是观察者认为:该庙建的方位不对……如此而已!
类似的地名命名现象,在邛崃地方非常普遍,那些看似合情合理的地名流传开来后,原先的不少有历史内涵的地名,便快速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自然无从也毋须纠正。
当然,也有一些寺庙名称是沿自旧名,可能是它们位于深山,或者未遭兵燹,或者保存状况较好,庙名有碑碣牌匾可考,有些庙子则因为其它史籍有记载(如十方堂的铁祖祠、金牛庵、竹叶寺……因与道佐无关不枚举),或小说引用过,名气很大,比如道佐的小西天寺、净凤寺。
其中“小西天”古寺始建不晚于唐代。据传当年唐玄奘去印度取经从成都大慈寺出发,经过固驿的“白马庙”、道佐的“小西天寺”,回程时还在今大邑县西北的“晒经台”上晒过经书。明代人吴承恩将这些地名和情节传说收编融入《西游记》中经广泛流传,才使这类特殊地名得以保存下来。
关于道佐庙
其实,已故清朝遗老——邛崃人谭光前老先生(学道街人,民国时期邛崃警察局局长)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便考证过“道佐”地名的由来,他作的《临邛风物赋》其中就有:“处道佐隋,引出道佐地名由来”之句,并且在赋后面加注“处道佐隋”的典故,大意是:“道佐庙”祭祀的是隋代开国功臣杨素。杨素,字“处道”,是辅佐隋朝的功臣,故得名:处道佐庙,简称道佐。该考证,与夹关王老师认为“道佐庙建于隋代”相吻合。
谭光前老先生的《临邛风物赋》在早期的《文史资料》中应该可以查得,笔者见到的是油印小册子,未留心保存。
不过现经过网络搜索“杨素”条,获得的资料与谭老先生“处道佐隋”注一致: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
杨素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隋朝建立后,升御史大夫。开皇八年(588年),以行军元帅身份率水军东下攻灭陈朝,以功拜荆州总管,封越国公。因其帮助杨广(隋炀帝)成为太子。杨广继位后,杨素又领兵讨平汉王杨谅叛乱。累官司徒,封楚国公。
大业二年(606年),杨素去世。获赠光禄大夫、太尉,谥号:景武。
又:《道德经》有“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是说战争会带来灾难。主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同时,国内的一些地方,也有相同的道佐庙和道佐地名。
故笔者认为:今之道佐乡名称,沿自隋代始建的道佐庙。
201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