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清明
文/王勤
清明乃二十四节气之一,我们读小学时就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了。谚语云: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但清明节怎么又与祭祖连在一起了呢?我赖得去引经据典地考证,只知它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传承就够了。
清明节就是这一节气的第一天,这“清明”二字原本是指天气的,即清明世界朗朗乾坤之意,这一天应该是晴空万里,气清月朗的好天气。但在我的意识中(一向的意识中)这一天却是个凄风苦雨的坏日子,这完全来自于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好的心情让小杜的凄风苦雨给淋湿了,于是就有了许多春愁,有了许多悲凉的心境。每到这一天,我的心情就会自然地有一种行人欲断魂的失落感。特别是在外打工时,一个游子的心情就更加的忧愁更加的凄惨了,这完全是小杜的诗境对我心灵产生的不良影响,教我从小就滋生了许多伤感的情绪,若是在当今社会,我非把他告上法庭不可,再要他一百二百的精神赔偿费也不算多。
说起清明,自然的就想到了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相传晋文公请介子推出来做官,可介子推坚决不从,最后在山中燃木自焚了,为纪念他,晋文公便禁止在这一天生火做饭,所有的人皆吃寒食。在这里提起寒食似乎与清明没有多大关系,但终因这两个节白天黑夜的连着,难免会把它们扯在一起。宋人史达祖有《清商怨》,“柳色清明,燕帘寒食”,可见清明与寒食关联至深,又可见这正是柳色青青,燕子穿帘的大好春光。既有大好春光,何不郊游踏青去?你看那莺歌燕舞,碧草青青,水光山色,柳暗花明。在这暖融融的春日,王孙公子,夫人小姐,骑马坐轿,呼童唤仆,一路观山玩水,朝神拜佛,小姐舞扇戏蝶,公子饮酒吟诗,好一派热闹景象。当然啦,这都是从古书古戏中看来的,不过如今也是,这边一个桃花节,那边一个梨花节,什么美食节戏水节。总之呀,就是要请你在这明媚的春光中出去游玩,出去散心,出去吸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去登高望远去洗涤尘心。鄙人近几年有了些许闲工夫,也学着踏青了,虽说不会吟诗作对,喝二两烧酒助助兴还是可以的,看了山水看热闹,赏了百花赏美人,其心爽矣。曰: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当然,清明踏青并非竟指“清明节”这一天,只要你有那闲情逸致,又有充分的时间和银两,又何分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呢?不妨男女三四个,啤酒七八瓶,或清茶一杯,或闲书一本,都是十分快意之事。
在我所看的文字中,最早提及“清明”二字的当是《诗-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这是一首歌颂文王、武王的诗,这里的“清明”乃天亮之意,即消灭殷商,天下太平。亦如毛泽东的“一唱雄鸡天下白”之“白”字,并无祭祖之说。以上全文就是我对“清明”的理解了,还有一说是指人的神智和思路清晰明白。总之,这都与祭祖无关。但每到这一天,农村各大姓氏宗族都会举行祭祖仪式。听老一辈讲,解放前,开清明会是一件大事,在这一天中,要处理很多宗族纠纷,有些事政府也只能依从清明会的决定,比如说将不孝顺的后生捆上石头沉入水中,把恶媳妇拉到祠堂点天灯等,想那点天灯一定是非常残忍的酷刑。老人们说那时弄出点人命也在情理之中,这是家族问题,再大的官也管不着。
谈起清明会,老人们总有些兴奋,总是眉飞色舞的,好象他们曾有多大的冤情要在这一天向大家哭诉,希望能见到哪家的不孝之子被千人唾骂然后沉入河底喂鱼,这将是一件多么大快人心的事啊!但我认为,老人们之所以如此高兴,一是又可以与那些阔别多年的人叙叙旧,二是可借此机会向下一代再进行道德的教育、人性的教育,什么捆石沉水啦、点天灯啦全都是不可能的事,现在清明会上讲的是尊纪守法,谈的是中国梦,谁个真的犯了王法,自有法律惩治他,丁点也轮不上你个清明会来处置,这毕竟是法制社会嘛,岂是你几个族中长老就能定人生死的。但这种集会对下一代人的道德教育无疑是一件好事。
慎终追远,给祖先上一柱香,为祖坟添一捧新土,人们往祠堂或祖坟赶,一溜长长的队伍,一串红红的鞭炮,一缕袅袅的青烟,三跪九叩,情真意切,庄严肃穆,谁也不敢乱说乱动,全都规规矩矩按部就班地做各自的事,否则会遭族人的遣责,因为你对祖宗大不敬,遣责你的人往往是长者或老者。在这一天的集会中,是特别讲究尊卑长幼的,八十岁的白胡子老者很有可能是孙子,因为他对面坐着个十八岁的毛头爷爷,偏这十八岁的爷爷把头发染成了黄色,让那白胡子的孙子看不顺眼,那这孙子就只好起身谦恭地说:幺老爷,你先坐着,我到那边去一下。他是躲这爷爷去了。
如今开这清明会,并无惩治什么不孝子之实,人人都知道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还有法律在嘛。大家聚在一起亦无聚众闹事,与外族争斗之嫌,其主要目的是相互认识,加深同族人的映象,互相帮助自不必说,若是以后相互间有了什么磨擦,犯下大水冲倒龙王庙的错误,你我相视一笑,哦!我们是同一个清明会的呀,自家人自家人,哈哈哈------,几个哈哈就化了恩仇。不管在何种时期,同族人互不认识这也是很正常的事,他们有的人隔山隔水,有的人天南海北,打工者有之教书育人者有之,经商者有之做官者有之。若不是这一年一度的清明会把大家召在一起,谁认识谁呀?说不定哪天还真就爹的胡子妈的须的大骂一场也未可知。这一天把四方的男人们都聚在一起,也有些嫁出去的女人回来认祖归宗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根在那里,毛阿敏有一首歌叫《绿叶对根的情意》,认祖归宗,这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是的,不管你是多大的树,不管你是金枝或是玉叶,根才是你最后的归宿。
无论你是乡野村夫,还是达官贵人,都有一个根。这根,就是你的血,就是你的脉,就是你的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