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30|评论: 5

[散文随笔] 金昌永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3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高店到金昌
杜录林
太白山也是一个中国的名山,我在这个地方已经生活了几十年了,没有付出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对太白很难言,老亲亲不停的呼叫呀,热赠糕,其实也是我的老家姐夫,啥地方不能卖呀,高店人能吃的食品,人家太白人不一定喜欢吃。不是这么一种叫卖声,听见乡音,难受呀。
不由得让人回想起几十年前的事情。
赠糕,是一种高店地区的特产,送女出门的礼品。我大姑是清朝的人了。
几十年前年代最困难的时候,也是回娘家,吃上那么一碗赠糕,高兴的呀,小脚不停的在过年的雪地里行走,有时候就哭了,过年了想念她的老妹子。
我爱我妹子呢,很远的呀,相隔三十里远呀,心,还是挂念的,挂面是必须的,我们两个都是从高店出嫁的,两个清朝的国民,命都不好,子女多,命也不好,大姑家的老大,也是比较激情之人,与李达一起革命了,李达当军官了,我姑家的亲亲也是没有出人头地,在马鸿逵手下当宁夏兵。
提不了干呀,没法,当兵吧。
也就是旧军队,西北的旁门左道军队。
也许是命运吧,也许是我老姑的命运强势吧,第一次与红军交战,红军厉害,也是命运,从岐山高店到宁夏当红军的俘虏,也就是那么一种命运,作战气质,比李虎臣强的多,可称得上民国时代的活关公,延安虽小,如临禁地,跟随张达志守卫中央,虎落平原毕竟要有用的呀,革命也是一种工作,留给张达志将军的后人回忆去吧,留于金昌了,感恩吧,金昌的灵魂,岐山的老军人不会辜负金昌人民,西北大军进发之时,我老姑在祈祷,两个字,活着,活着呀,儿呀。
49年是个吉祥之年,我到现在灵魂上都能感觉到的,外甥骑马报他舅,吉祥之音,去吧,父亲笑了,一生无恙,因为我们都信佛,子女很多的,以后也是现实的,81年回家,西北军也平反了,从岐山出门,带回来了那么多的甘省娃,在金昌时间多了,语音也都变了,最后一次,他大舅不是他舅,他二舅是他舅,其实呀,我的堂兄正在当兵呢,最后一次,口音已经变成了甘省口音了,生活时间太长了,也是在陕北生活时间太长了。
高店与蔡家坡不是一回事,一条渭河水很大,互相不通人烟,是正常的,李达功居上将之首,在高店生活过,不可能去蔡家坡,萧克将军,实在没法,毛主席爱萧克将军,萧克震上将,应该的,李达将军 也认可的,不是萧克不打仗,身体上弹片太多,不能给外人说,身体很疼,身体上都是弹痕累累,怎么打仗,论战功一上将非李达莫属,但是要照顾萧克,身体已经有病了。
所以说封衔授功,红军不下校,八路军不上将,萧克震上将。
革命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论资排辈。两者都要兼顾,
高店多美女,西府多文人。
高店是个啥地方,是孔明星落之地,五丈原,与高店是一个地方,好多人都不懂。岐山眉县人大都知道。
高店到金昌,是一种命运吧,高店有英雄,金昌出烈士,自古及今而已。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虎臣关中第一刀客,为战而战,知战而止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哥在延安一人能背得起四麻袋粮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北战役结束,金昌为汉族人第一关口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昌过去就是新疆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此文纪念金昌蹈火英雄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