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hua8848

[原创]床 . 戏台-----清贫.坚守.挣扎----火把川剧团组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0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ua8848在2009-11-10 1:41:00的发言:

6元一票带茶---------火把川剧团"百花班"

火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张颇有意境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0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chenghong在2009-11-10 20:39:00的发言:
谢谢华老师的图片,拍片也挺辛苦的,天气转凉,注意身体。

谢谢王老师的关心

发表于 2009-11-10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不错,但摆拍和闪光不足取。闪光容易影响演员表演,是对演员的不尊重;摆拍让人屈尊,也是对演员的不尊重。我们群的年轻同志去看戏都约定,不能用闪光,不能影响演员表演!

发表于 2009-11-1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ua8848在2009-11-5 11:32:00的发言:

收获一定很大吧!

去上海音乐学院和华师大的收获最大,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表现出的热情令人叹服,江浙的文化氛围浓厚,在艺海和美祺剧院我看到二十多岁的观众比比皆是,戏剧要普及政府和媒体需大力支持才有生存的土壤,事实上我们的大部分媒体却伴演着“主流”和“非主流”颠倒的角色,此种氛围无益是对主流文化的漫漫侵蚀,我们为此忧心忡忡。可喜的是北京和其它省份相继在搞京剧进入小学教程,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将此延续到其它剧种。

我平时喜爱随身带卡机,出门见到好景就拍。谢谢华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6295dxj在2009-11-11 14:44:00的发言:

去上海音乐学院和华师大的收获最大,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表现出的热情令人叹服,江浙的文化氛围浓厚,在艺海和美祺剧院我看到二十多岁的观众比比皆是,戏剧要普及政府和媒体需大力支持才有生存的土壤,事实上我们的大部分媒体却伴演着“主流”和“非主流”颠倒的角色,此种氛围无益是对主流文化的漫漫侵蚀,我们为此忧心忡忡。可喜的是北京和其它省份相继在搞京剧进入小学教程,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将此延续到其它剧种。

我平时喜爱随身带卡机,出门见到好景就拍。谢谢华老师!

卡片机能拍成这样,很不错了!

其他省市很重视,我们现只能羡慕了!但愿能改观!

还是氛围和观念的差距!!!

 

发表于 2009-11-1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ua8848在2009-11-11 10:42:00的发言:

好建议!

一年后到有关部门报销房租等费用

 

想法是不错,但能不能实现呢?

 

要我说,现在川剧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也只能养少数几个团。

 

民营剧团基本上还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与其坐在这儿望支持、望补助,还不如多想想自己怎么才能生存的更好。

 

市场经济,适者生存,网友们支持火把,不妨多出点实在的,能够马上做起来的主意,或给予他们多方面的具体支持。

 

大家帮忙呼吁也不错,但总让人感到有些空洞、有些遥远,有些一相情愿。

 

我觉得,如果好的愿望不能有效地落实,再好也白说!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遮光罩影在2009-11-11 2:08:00的发言:

      愚建:  以演折子戏为主,可分一小队人马走进乡镇,走进山村.希望有关部门特发通行证,减免房租等费用,提供必要的生活空间和演出空间,让川剧传承延续下去,

好建议!

一年后到有关部门报销房租等费用

发表于 2009-11-11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遮光罩影在2009-11-11 2:08:00的发言:

      愚建:  以演折子戏为主,可分一小队人马走进乡镇,走进山村.希望有关部门特发通行证,减免房租等费用,提供必要的生活空间和演出空间,让川剧传承延续下去,

 

 

 

       由政府买单请农村居民看戏!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oy185在2009-11-10 19:45:00的发言:

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川剧如何在传媒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二十一世纪实现突破与超越,进而成功地参与观众和市场的细分,获得生存和发展,是当前川剧业界和广大戏迷应该深思的问题。

讲的深刻!

发表于 2009-11-11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建:  以演折子戏为主,可分一小队人马走进乡镇,走进山村.希望有关部门特发通行证,减免房租等费用,提供必要的生活空间和演出空间,让川剧传承延续下去,

发表于 2009-11-11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ua8848在2009-11-11 18:59:00的发言:

首先能可行的是:向其他省市学习----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一出川戏!不求每天,只要每周!

不然全地球人民只知:川戏=变脸+吐火.......

 

说的不错,但是不是可行就难说了。因为电视台也是企业,“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一出川戏!”没有什么利润,这会影响电视的广告收入。

而且也不是每个省电视台都在黄金时段有戏剧节目。比如重庆就没有。

所以我觉得楼主的建议可行,但却难行。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9-11-11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 ,真心酸呐![em6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靠你和我,靠大家,靠自己!国家是不可能把每个川剧演员都包下来,靠创新靠艰苦奋斗!

作自己力所能及的,呼吁全社会媒体关心重视!不要等火把熄灭了再来抢救!

菅造一个文化氛围!

首先能可行的是:向其他省市学习----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一出川戏!不求每天,只要每周!

不然全地球人民只知:川戏=变脸+吐火.......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尧舜布衣在2009-11-11 14:46:00的发言:

 

想法是不错,但能不能实现呢?

 

要我说,现在川剧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也只能养少数几个团。

 

民营剧团基本上还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与其坐在这儿望支持、望补助,还不如多想想自己怎么才能生存的更好。

 

市场经济,适者生存,网友们支持火把,不妨多出点实在的,能够马上做起来的主意,或给予他们多方面的具体支持。

 

大家帮忙呼吁也不错,但总让人感到有些空洞、有些遥远,有些一相情愿。

 

我觉得,如果好的愿望不能有效地落实,再好也白说!

 

 

 

 

 

 

只能靠你和我,靠大家,靠自己!国家是不可能把每个川剧演员都包下来,靠创新靠艰苦奋斗!

作自己力所能及的,呼吁全社会媒体关心重视!不要等火把熄灭了再来抢救!

菅造一个文化氛围!

首先能可行的是:向其他省市学习----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一出川戏!不求每天,只要每周!

不然全地球人民只知川戏=变脸+吐火.......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尧舜布衣在2009-11-11 19:42:00的发言:

 

说的不错,但是不是可行就难说了。因为电视台也是企业,“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一出川戏!”没有什么利润,这会影响电视的广告收入。

而且也不是每个省电视台都在黄金时段有戏剧节目。比如重庆就没有。

所以我觉得楼主的建议可行,但却难行。

企业也应作点公益事业吗?!每周只占2小时,而且省、市有那么多套节目!

不要只顾赚钱,少播点虚假明星广告就挤出来了!!

不要只喊保护非遗ロ号,......

发表于 2009-11-12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6295dxj在2009-11-11 14:44:00的发言:

去上海音乐学院和华师大的收获最大,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表现出的热情令人叹服,江浙的文化氛围浓厚,在艺海和美祺剧院我看到二十多岁的观众比比皆是,戏剧要普及政府和媒体需大力支持才有生存的土壤,事实上我们的大部分媒体却伴演着“主流”和“非主流”颠倒的角色,此种氛围无益是对主流文化的漫漫侵蚀,我们为此忧心忡忡。可喜的是北京和其它省份相继在搞京剧进入小学教程,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将此延续到其它剧种。

我平时喜爱随身带卡机,出门见到好景就拍。谢谢华老师!

更正一下“伴演”应为“扮演”,抱歉!

发表于 2009-11-12 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市场,培养观众,吸引人们,喜欢川剧,才有观众,在川剧吹、拉、弹、唱传统上的(例:曲牌、打座等)需不需要适当改进,来适应现实人的视觉,听觉及审美观,不失传统又敢创新,吸引更多的人们喜看川剧艺术.当然,也与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及大力宣传是分不离的.振兴川剧,任重道远.需全川人共努力!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9-11-12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震撼!感动!心酸!

    这组照片可以说是真实地反映了平民艺术家们的真实生活,震撼之余又有几分心酸,心酸的是演员们在如此简陋的环境里坚守着那份执著。

    这些生活在底层的艺术家们是川剧另一面的写照,加之图片以简陋的后台作为陪衬更能展现主题“清贫、坚守、挣扎”。

    向“清贫、坚守、挣扎、传承川剧”的平民艺术家们致敬!感谢华老师给我们带来这组震撼心灵的照片!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遮光罩影在2009-11-12 3:57:00的发言:
     培养市场,培养观众,吸引人们,喜欢川剧,才有观众,在川剧吹、拉、弹、唱传统上的(例:曲牌、打座等)需不需要适当改进,来适应现实人的视觉,听觉及审美观,不失传统又敢创新,吸引更多的人们喜看川剧艺术.当然,也与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及大力宣传是分不离的.振兴川剧,任重道远.需全川人共努力!

严重同意!!

川戏的出路个人以为只有创新改革、与时俱进;培养年轻观众!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9-11-12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来关注一下吧,救救我们的“蜀粹”--川剧!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