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们每天都是“枕”着江水入睡,营房前不到三米宽的路下面便是怒江,桥面与水面之间的距离是150-160米左右,到了夏季,水位猛涨,滔滔的江水拍打着岩壁,如雄狮怒吼般。长年累月,官兵们已经习以为常,诸多的习以为常,已经不得不让官兵融入其环境中。 常年窝居深山峡谷,未婚的中队干部和年长的士官都与地方女青年“不结缘”,已婚的干部也是常年“不着家”,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中队官兵坚守“桥在人在,把誓言化作风雨中一个个守护平安的身影,用汗水与执着履行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据说在怒江大桥修建时牺牲了不少战士,“这其中就有一位战士不慎掉入桥墩里牺牲了,当时没办法将他救起来,便被浇筑在桥墩里长眠于此,现在虽然老的怒江桥已经拆掉了,但这个桥墩还永久的保留在了怒江上,作为一个永久的纪念。还有一位战士叫张福林,在检查排炮的时候,山顶滚石落下来砸在了他身上,他牺牲了,后张福林烈士被追任为筑路英雄”。这是当时康藏公路修建司令部政委穰明德之女穰李华同志讲解的文字实录(来源江西组工微讯)。其实在修建怒江大桥时牺牲的战士还有不少,湖北卫视的《大揭秘》栏目曾也详细地讲述了修建怒江大桥时十八军所遭遇的困难。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RO0R4uo1dBZFiI从这些事迹可以看出修建怒江大桥时的艰辛和危险,先烈们不畏艰难险阻打通了这条重要通道,他们为祖国的和平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虽然我们今天能安全平稳的从桥上通过,但不要忘记了这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重要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