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7日,中国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了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切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人。然而,由于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自然资源有限,地理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发展滞后,截至2018年,我国还有1660万贫困人员,同2012年的9899万贫困人员人员相比减少8239万人,年均减少1300万人,预计今年再减少1000万人左右,这样的成绩值得人们骄傲。2019年是脱贫攻坚关键之年,为了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必须精准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好作风助推脱贫攻坚。 精准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助推脱贫攻坚。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上级决策和部署,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常调研,常下基层,想人民之所想,让政策落地生根,真正解决困难群众切实问题,而不是走马观花,重“痕迹”轻“实绩”。 养成优良作风,助推脱贫攻坚。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行为,将会形成习惯,90天以上的重复将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可以看出在时间的累积过程中,惯性的力量很大,同样要想养成良好作风,必须坚持做好身边的事。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群领导干部来说,好的作风不仅可以满足群众需求,更能引导公民培养理性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一方面,良好的作风将会深深影响这些贫困群众,另一方面,优良的作风将有助于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助推脱贫攻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