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攻坚拔寨关键年,精准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是用科学的工作体系破除“脱实向虚”的问题。扶贫领域注重数字好看,实际大相径庭的“算账式”脱贫、“虚假式”脱贫不同程度存在,过分依赖痕迹管理,让脱贫攻坚工作停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扭曲变形的工作模式使基层干部“压力山大”。主管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制定科学的工作体系,能共享的报表尽量共享、能合并的会议尽量合并、能精简的文件尽量精简,将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贫困户办实事、办好事。 二是用完善的考核体系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稍有不慎容易激发矛盾,挨批受骂是常有的事,因此部分基层干部视扶贫岗位为“烫手山芋”,望而生畏,导致干部思想上消极懈怠、工作上畏手畏脚。基层需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为干部施展“拳脚”搭建平台,同时,督促干部主动作为、敢于担当。 三是用优秀的干部队伍带领群众脱贫奔康。部分基层干部情况不明、业务不精、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既要加强业务培训,也要加强作风建设,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实现贫困户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小康路上就需要一支作风优良、本领扎实的干部队伍充当先锋者、领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