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 “痕迹管理”比较普遍,重“痕”不重“迹”,变相的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重问题。特别是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压力最大的时候,广大基层干部更应该苦干实干、主动作为,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卷土重来。 端正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脚踏实地为贫困群众解难题,想办法,寻出路,才是扶贫工作正确的打开方式。怎么有效落实扶贫的六个精准?怎么保障脱贫攻坚的“两不愁、三保障”?才是广大基层干部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而不是浮于表面,应付上级检查,工作不落实处,甚至闭门造车,连自己辖区内的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都不清楚,就可以准备一大堆资料等等,这些陋习,这些面子功夫都是基层干部严重失职的表现。 紧盯产业项目扶贫,对口帮扶中的作风问题,日常监督紧紧跟上,严防在扶贫攻坚战最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多去贫困群众的家里坐一坐,看一看,听一听。粮食够不够吃,衣服够不够穿,有没有孩子在上学,这些实际的问题才是群众真正想解决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做了哪些事实,哪些好事,都会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坚持不懈做好扶贫工作,一定会坚持到扶贫攻坚的最后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