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建立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要求以坚定的意志和坚决的行动加快推进落实,确保基层干部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精准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好作风助推脱贫攻坚,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扭住主体责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病灶之所以难以根除,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上级部门要压实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推动各级党委(党组)从“两个维护”的高度,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政治责任,在工作谋划、工作落实全过程切实发挥主体作用。 二是要破除“过度留痕”的问题。省、市、县坚决要破除“过度留痕”问题,减少扶贫考核对“痕迹”的依赖,把基层扶贫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救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贫困户身上,加强与贫困户的情感交流,助力扶贫。 三是要突出扶贫的“精”和“准”。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深入村社,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不能走过场,因户施策,精准发力,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四是整治“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担当作为”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和从政本分。各级党委和纪委要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通报曝光查处扶贫过程中的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全覆盖,以案促改,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升党性意识、法纪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两个维护”,牢记敢于担当作为是从政本分,增强思想自觉性和行动自觉性,以作风攻坚打好脱贫攻坚战,赢得民心。 精准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助推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只有用好作风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国的千家万户都过上富裕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