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繁复的文房器物,并非声色娱情,而是文人心中的名山胜景。文房中之所以有雅物,并非纯是因为文人在使用的缘故,更是因为这些书画的材、型、韵,都恰当地表现文人们超脱的心灵 北宋诗人黄庭坚曾说: 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道,面目可憎 可见古时文人对读书的追求 不仅为了经世致用,更为了涵养心性。 郭执铨写意花鸟画《雅室图》 从乾隆皇帝的“三希堂” 到蒲松龄的“聊斋” 归有光的“项脊轩” 再到张大千的“摩耶精舍”…… 郭执铨写意花鸟《清风图》 文人们纷纷给自己的书斋 起一个不同的别号 寥寥几字,或反映出主人的心性志向 或体现了主人的兴趣爱好 书房好似成了自己的另一个代言人 许芬四条屏《春色满园》 今天我们的书房与古时不同 我们的案头不再是笔墨纸砚 而是电脑和音箱 但没有改变的是 书房仍是一个静心读书工作的地方。 虽然现代中式书房里的陈设有所改变 但这份东方文化气息 和中国文人骨子里的闲情雅致 依然不变 住房装饰的时候 从规划到陈设,从材质到色调, 每一个角落都是书房主人 对生活,对自己的一次概括 许芬红梅图《满庭香》 浓墨重彩照样美的心旷神怡 一支红梅横斜逸出 枝丫苍劲,红梅点点,生机勃勃 桌前绿调宛如垂柳 这书房 如沐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