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建立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要求以坚定的意志和坚决的行动加快推进落实,确保基层干部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解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这样做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权益,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政府的群众意识或者服务意识正在逐步加强;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过往基层怨声载道,在脱贫攻坚中反映尤为明显,基层干部成了“填表”干部、“算账”干部,过多的无谓事务纠缠其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力有不逮、力不从心。精准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异于春雷巨响,久旱甘霖。
须当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 扛牢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是整合系统资源。优化整合系统内资源,科学设计表格,减少冗杂数据,把基层从报表和报告中解放出来。二是科学工作要求。在提工作要求的同时,科学预估,给予基层合理宽裕的时间,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数据统计,减少重复统计,对同一项指标一而再再而三的核实为基层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建立科学的动态核实方案必不可少。三是转变会议风格。精简会议,不是不开会,是开短会,开效率会,转变会议风格,减少不必要的议程,不同的会议内容不是特殊要求的可以进行科学的合并,几个会合成1个会,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去,则上级放心,下级舒心,留给基层的时间多了,各项工作开展就更“实”。四是减少“留痕”检查,注重“实绩”检查。留痕”过多过滥,费时又费力,助长了形式主义之风,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给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又添加负担。要坚决破解“过度留痕”问题,减少“痕迹”依赖,把基层干部从“过多检查考核”中解救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基层上,提高解决民生问题政治能力。各基层党组和领导干部在“减负”行动中率先垂范,明确责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作为观,一级做给一级看,层层实干抓落实,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工作重心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
以问题为导向,以结果为标准,并将此标准贯穿于始终后,基层自然松绑减负,广大干部自然担当作为更加激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指日可待。
(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