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斯坦福女孩赵雨思的“事迹”广泛传播,她爸为了让她上大学,花了四千多万人民币。按理说,这个小姑娘偷着乐呵乐呵就行了,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这个小姑娘却不这么想,反而上直播节目,侃侃而谈一个多小时,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还大声宣读励志价值观:只要努力奋斗,就问心无愧!这种行为看起来有点精神病患者的魔幻感,其实却非常符合人的心理特点!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都需要精神层面的价值体验,而这种体验主要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比如获得别人的认同和羡慕、在一些公共场合抛头露面、获得鲜花和掌声等等,这是人的一种本能需要。只要人不愁吃穿了,就会渴望这种精神体验。赵雨思同学上节目吹牛逼,就是基于这么一种精神需要。这其实和青少年的追星渴望差不多,都是对一种虚幻自我形象的体验!
穷人一般对这种现象很难理解,因为穷人们基础的生存需要还也问题,所以精神上的需要还没有显现出来。从历史来看,穷人一旦获得了权力和财富,精神上的自我膨胀往往比富人厉害得多。比如这为赵思雨同学其实还是有底线的,她只是吹吹牛逼罢了,并没有害人,花的钱也是她家的,并没有欺骗和贪污。而且斯坦福也是私立大学,招生方面有自主权,不是公众问题。
按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一旦解决了生存和安全的需求,就必然追求归属感和尊重,也就是精神层面的需要。像赵雨思这种富豪家的孩子,物质层面的享受已经到头了,精神方面的需求自然就上升为第一需求了。对她来说,能够在电视上抛头露面,在同龄人面前显摆一下自己的“聪明和勤奋”,那种精神上的快感实在太诱人了,不要说4千万,就是4个亿,她也是舍得花的!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赵雨思这个事来了解一下心理学的常识:人的精神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并不亚于生理需要。而在精神需求层面,第一表现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吹牛逼,把自己吹的神乎其神,赢来各种掌声和欢呼。这种快感强烈到和吸毒差不多,一般人都抵抗不了的!那些以为自己可以“低调淡泊”一辈子的人,往往都是没有机会尝试的。如果有机会尝到这个滋味,估计都不惜倾家荡产玩到底,甚至敢于践踏人间的道德!
几个月前,还有一位明星也是玩同样的装逼栽了,就是演员翟天临!他在朋友圈吹牛逼自己被北大录取为博士后,这一下子触犯了众怒!人们在想,你凭什么混入北大的博士后?你天天拍戏哪来的时间搞研究?于是很多人去查他的老底,最后把他的底裤搞没了!也就是说,翟天临同样是因为抵抗不住吹牛逼的诱惑而把自己搞完蛋了。
心理性成瘾也是一个很痛苦的事,一旦沾染上了,很难戒除!赵思雨翟天临这些人并不是第一个,更不是最后一个,只要人类不灭亡,这种愿意为了心理体验而倾家荡产、赌上身家命运的人就永远不会灭绝,甚至会越来越多!所谓现代文明,就是要对人性中的这种傻逼欲望进行控制,以防有些人走火入魔,害人害己!
最后。这个事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社会的监督制度还是多让思想文化精英们参与,因为穷人们真的很难想象那些富人的心里面有多少奇奇怪怪的需求。只有他们同一个层次的人,或者那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才会知道他们的心理有多复杂,这样设计出来的监督制度才会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