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尊禧鹿业曹操《短歌行》)曹操这首诗,表面上是在说酒,但它实际上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自古以来,酒和男人似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酒渐渐和男人的各种情结联系在一起,在西方则是狄俄尼索斯的精神。中国酒的精神是基于道教的哲学。庄周唱着自由之歌,崇尚“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追求自由,将一切置之度外,是中华酒文化的精髓。 西方狄俄尼索斯的精神象征着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索斯。在古代希腊的文明中,西方酒神的精神升至理论水平,而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升华。尼采认为狄俄尼索斯的精神象征着情感的发泄,这是放弃传统束缚并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 在中国,李白被称为“诗仙,酒仙”,如果没有酒,李白的诗歌成就就不会达到顶峰。杜甫曾经描述过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无论中西文化的差异,酒都是文学和艺术的灵魂。 自古以来,男人就一直与酒分不开。酒是男人的雄心壮志,也是柔情百转。难怪有人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酒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