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于5月15日在京开幕。回望千年文脉,经典灿若繁星。中华诗词,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数千年的生活缩影,历来为世人所青睐。今天,共赏古典诗词历久弥新之美,回味深隐于你我基因里的浪漫。
把生命况味写成诗词华夏子孙,真性情也。
华夏民族的情感最初形态就是以诗歌形式记录下来的。《尚书·尧典》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是人类真善美、知情意的综合情绪,它没有偏见地记录着华夏子孙情感历程的变迁。
《短歌行》
(节选)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节选)唐·李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把自然生趣写成诗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苍山云海、晓风皓月、快雪时晴,自然的万千变化是无数文人墨客取之不竭的源泉。对自然风物的吟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成了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的传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大特色。
《山村咏怀》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江南》
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把爱恋写成诗词爱而不得,咫尺天涯。
诗词自诞生那一刻起,就与爱情有着天然联系。诗经楚辞,唐音宋调,爱别离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中华儿女借情诗抒发,也借诗情沉淀。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终身误》
清·曹雪芹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把风骨写成诗词或爱或恨,或疏或痴。
风骨之气度,莫过于观照岁月的能量,中国古典诗词对岁月的描写是最具亲和力的。或庄或谐,或爱或恨,或疏或痴,它们在风骨之内,气度之上,演绎出中国美学精神"蕴藉隽永"的意味。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成都府》
(节选)唐·杜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把气韵写成诗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风骨之韵味,莫过于古人对"物"的执着。"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王国维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即便是不起眼的花草,对诗者而言也似具有"明心见性"的品质。
《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把家国情怀写成诗词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家国情怀,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立春日感怀》
明·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 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 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 漫把金盘簇五辛。
《大风歌》
汉·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来源:央视新闻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