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50|评论: 5

[转帖] 为什么中国电影难以打动观众?:为什么中国电影难以打动观众?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5-25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外国电影看多了之后,越来越感到华语电影的无聊空虚。即使人物和场景很熟悉,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但就是感到味如嚼蜡,看不下去,这是为什么呢?

  电影打动人心是因为真情实感,是因为触及到了人性的深层需求。华语电影的尴尬就在于,它远离了人性!

  人性中的需要分为多个层次,比如吃喝拉撒睡也是需求,但表达吃喝拉撒睡的电影肯定没人看。作为艺术,它必须表达人的高层次需求。那么,人性中的需求是如何分层次的呢?

  马斯洛把人的精神需求分为五个层次,这个大家都知道了,我也就不多说。但是从艺术作品来讲,人性的需求分为两个大的层次:一个是跟个人的荣辱和利益有关的需求,一个是超越个人的永恒性需求。分成这两个大类。

  一个艺术作品要打动人,必须表现出个人的高层次需要,即永恒性的精神需要,比如追求公正、理性、爱、平等、自由和奉献。如果一个艺术作品表达不出这个层面的东西,就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比如《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徐峥扮演的药贩子为了挣钱给父亲看病,开始走私倒药,观众虽然能理解这种行为,但并没有被感动。而当他为了拯救其它病人而走私倒药的时候,观众就被打动了。电影中还有一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一位老戏骨扮演的老太太,声泪俱下的对着镜头说“我不想死,我想活下去”,表演的非常好,但是也不能打动观众,因为她想活下去是属于她个人的需要,演技再好也是低级需求。

  华语电影之所以缺乏动人的力量,主要就是缺乏高层次的精神内容,表现的都是与个人的荣辱和利益相关的需要,比如追求权力、金钱、性、面子等等,几乎没有超越这个层次的精神内容,这就使得华语电影的价值格局非常低,无法达到艺术品的层次。

  华语电影之所以缺乏超越性的精神内容,与汉文化的落后有关。汉文化是一种前现代文明,还在使用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无法记录超越性的概念,这导致了汉文化在精神体验方面的局限性。精神需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只能通过语言和文化进行引导。汉文化建立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它无法系统的记录抽象的内容。

  超越性的精神体验,也被称作是“存在体验”,它的体验对象都是抽象的精神实体(价值),这些内容无法被汉字表征。看起来,汉文化中也出现了一些超越性的哲学概念,但它们都是通过翻译引入的,与汉文化水土不服,并不能生根发芽。比如中国的电影、编剧和导演,普遍无法表达这个层次的精神内容。

  综合来说,华语电影的精神内涵集中在个人欲望的精神层次,这是一种结构性的文化落差。要缩小这种差距,就需要系统的引入心理学的内容,特别是存在主义心理学,好好的了解一下人性的本质,这样才可能逐渐改进我们虚构人性、矮化人性的习惯。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5-25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洞,用男女接触长镜头站时间,用场景建筑、风景停留在画面里占据时间,用角色人物特写占据时间故意拖延节奏........故事与老百姓关注的无关,对话成灾里啰嗦,豪宅豪车高富帅、白富美,脱离现实,看得人想发吐!

发表于 2019-5-25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阅历丰富、你还有心思去看假人假山假水假风景吗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5-25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lkq 发表于 2019-5-25 15:40
  讲人性的电影能打动人,可通不过,剩下的就是不讲人性的了,自然也就不能打动人。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