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04|评论: 1

[民生杂谈] 银发奶奶”郭秀芝:岁月无声,大爱有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3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早起床、出门、搭乘一小时公交车、抵达抗日战争纪念馆……志愿者郭秀芝的一天开始了。
  早晨的抗战馆,观众尚未聚集。郭秀芝快步走向展厅,一幅幅一件件地看着展品,她快速地在头脑里回忆着她稍后需要讲解的内容。“我年纪大了,怕记不住内容,辜负来听讲解的观众,所以早点儿来,提前复习复习。”郭秀芝这样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
  提起郭秀芝,抗战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都知道,年逾70的白发郭奶奶是馆里最棒的志愿者之一。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在抗战馆做志愿讲解员的五年里,郭秀芝也不知道自己向观众们讲述了多少次这封赵一曼写给儿子的家书。但每每读起,她总会忍不住红了眼眶。受她的感染,许多观众也会在此落泪。
  “我总想着给观众们讲得再生动一点儿,这样他们才能记得更清楚,才能不忘英雄、不负国家。我希望观众们能把英雄的精神带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当中,更加努力、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困难。”当被问及为什么每段讲解都饱含深情,郭秀芝这样解释道。
  五年间,她的讲解或慷慨激昂、或催人泪下,许多观众慕名而来。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眼前这位充满激情的白发老人竟已失聪了近20年。
  20年前,因父亲去世,郭秀芝难以承受打击,听力受损。10年前,又因母亲离世,她彻底失聪。
  在接连遭受病痛的折磨与亲人的离世后,大家本以为这位老人会就此屈服于命运,却没成想,命运早已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
  “1966年我才十几岁,那时候我就特别喜欢给别人讲东西,所以就去了故宫做学生讲解员。几十年间,家人长期卧床使我疲于生活,更别提兴趣了。直到2014年,我送外孙女去上学,等孩子下学的空档我在北海公园遛弯时遇到了一群人在朗诵。”讲着讲着,郭秀芝笑了起来,仿佛彼时的偶遇仍在眼前。讲起自己热爱的事,郭奶奶眼中有光有向往。自此,她又重新接触朗诵,并在这里认识了服务于盲文图书馆的志愿者们。
  志愿者们问郭秀芝愿不愿意加入他们,她欣然前往。
  “第一次看见盲人,我挺害怕的,不太敢接近他们。”回忆起初次在盲文图书馆做志愿服务,郭奶奶说。
  但随着接触的加深,郭秀芝发现盲人们虽然有生理上的缺陷,但都单纯善良。“我自己听不见,但戴个助听器还能听到,可这些盲人永远都看不到了。”带着这份善良,她接受了这份志愿工作。她给盲人们朗诵诗歌,陪伴他们吃饭、活动,有的时候甚至忙到忘记吃饭,就这样,郭秀芝用爱打开了盲人的心门,他们渐渐地也离不开郭秀芝了。
  “您什么时候来看我们?”“您一定注意身体!”“您别累着了,千万注意休息。”说着,郭秀芝拿出手机,给记者依次播放着盲人们发来的语音。“他们离不开我,我也想多帮帮他们。他们看不见,我听不见,我们互相帮助。你看我这个助听器,要不是他们劝我,我也不会换,我可能早就听不着了。”郭秀芝细细地讲述着自己和盲人们的故事。
  她就这样用爱和同理心,陪伴着盲人们摸索着走向人群、走向“光明”。
  历史长河里,我是你的引路灯
  2015年,郭秀芝所在的志愿者联盟组织志愿者们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做志愿讲解员。
  “我从小就喜欢朗诵,还做过讲解员!所以我想都没想就报名了。”郭秀芝说,“刚到抗战馆,那儿的老师就给了我们厚厚一本材料,说都得背下来。很多人拿了材料第二天就没再来过,五年了,我们一批来的志愿者没剩几个了。”郭秀芝这样讲。
  五年里,无论风雨,郭秀芝都会准时出现在抗战馆。为了给观众们提供更好的服务,除了抗战馆内的材料,她还自行补充、扩展知识。她背下了馆里、书里的每一首诗、每一封信,无论说起哪个故事,她都信手拈来。
  除了给观众们讲解历史故事,她还喜欢给孩子们讲述人生哲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6-2 07:5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