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到底强大到什么地步? 今天这篇文章,介绍了日本在技术上的一些先进性。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文化不如日本,其实客观来说,日本在生产力上对中国的领先其实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或理念问题,甚至这些都不是原因而是结果,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在此做一个假设——是地理因素导致的。 为什么我们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因为文人相轻,武将相杀。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域都存在一定区别的文化,这就导致一种文化或理念广布到所有土地上都会开始产生差异,出现几千上万种不同的解读。但日本不一样,因为国土面积狭窄,资源结构不立体,他们反而更容易形成能上升为国家特色的文化,更倾向于高效运用资源,体现在生产力上,就是整齐划一的标准,精良的机床和“永远不会坏”的螺丝钉。这并非空穴来风,仔细对照就会发现,像瑞士、德国这样的国家,在技术和资源利用效率上都更高。 我们无需妄自菲薄,真的,但作为未来生产力发展的对标,日本今天的经验我们必须学习。 增长奇迹让不少人头眼浑浑,误以为制造业已是中国的绝对优势。 过去的若干年,金融业在中国GDP中的占比稳压日本、德国,甚至个别年份还超过美国。 当然不是我们的金融牛过了曼哈顿。关键原因你懂的。 所以中央急啊!急急忙忙地去杠杆,严打影子银行,清理地方债……但也经常拿一些不怕开水烫的死猪没辙。 这些年的金融盛宴,简直是全民狂欢。 说来好笑,倒是特朗普给了中国一记棒喝——中兴事件。 它罕见地促成中国全社会反思:让中国在世界立足的究竟是什么? 是制造业。 进一步的焦虑是,在中国增长日渐放缓、劳动生产成本飞速上升、人口红利加速收缩的当下,中国凭什么来和世界诸强竞争,支撑起整个国家的未来? 一番斟酌之后,答案是制造升级。 制造业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比较优势”,但可惜,“增长奇迹”让不少人头眼浑浑,误以为制造业已是中国的绝对优势。 当日本制造曝出丑闻时,看日本笑话当然没问题,但因此发自内心地相信中国制造已然有资格嘲笑日本,日本制造已经不灵了,那就纯属自欺欺人。 日本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在制造业的一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日本甚至强过美国。 那么,日本制造到底哪些方面比美国强? 在中国准备发力的高端制造领域,中国和日本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我们就来比较一番。
|